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沈妍
本报讯 在数据成为国家关键战略资源的时代浪潮中,一款诞生于校园的创新产品,正以技术突破与商业实践,改写企业数据资产激活的行业格局,华东师范大学00后学生杨韬带领团队研发的企业级AI数据探查与分析平台“沐数一下”,为医疗、制造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提供创新解法,勾勒数据资产激活的全新可能。记者获悉,杨韬在获得保研资格后曾于2023年休学创业。
“原本需要100天完成的人工数据探查报告,如今一天内就能全自动生成,大幅降低项目初期的起步成本。”杨韬的话语中透着自豪,这款由他主导的产品,正以惊人效率引发行业关注。“现在,企业管理层能在一周内通过屏幕实时掌握业务经营情况,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典型的00后创业者,杨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课堂理论到商业实践的跨越。
2020年的实习经历,点燃火花,成为杨韬创业的起点。在一个医院合作项目中,统计学专业的杨韬目睹了医疗数据的庞杂:54个系统、3万多张表格,都没有很好地归类。这段经历让他敏锐地意识到,数据探查是数据应用的“地基工程”,“能否把‘人工翻矿’变成‘智能扫描’?”这个念头,催生了后来的“沐数一下”。
瞄准行业痛点,团队用技术创新打破传统桎梏。随着深入调研,杨韬发现,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探查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且持续增长,但现有方案存在明显短板。调研显示,传统“数据中台”要求企业迁移、存储全部数据,需百万元成本与至少六个月周期,如同“先挖整座山找矿”,与企业“先探矿脉再开采”的需求本末倒置。而“沐数一下”首创的多源数据一键探查技术,实现数据全程不出库,自定义SQL查询结合自学习功能,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字段关联难题。
发力效率革命的同时,商业实践的成绩单同样亮眼。自2022年交付首个客户以来,“沐数一下”以10万元以内的低客单价快速打开市场,采用“产品驱动服务”模式深化客户合作。截至今年6月,已服务超过200家企业。
休学期间,杨韬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坚与商业化落地,推动“沐数一下”在行业浪潮中加速扎根生长。如今,这支汇聚了跨国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精英的团队,正将产品打造成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新基建”。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已直接带动19人就业,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