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

书展现场青年阅读喜好调查:

纸质书回暖,文学类仍是最爱

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

本文字数:2404

    书展现场挑选图书的年轻人。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大神作家读者见面会”现场。

    现在的年轻人更偏好电子阅读还是纸质书?一年的阅读消费支出是多少?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青年报记者在现场进行了一场针对18岁到28岁青年的小型阅读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年阅读的偏好在变,大部分青年的阅读首选仍是电子阅读,但是偏好纸质阅读的人数正在提升。另外,出现在书展的年轻人似乎都是“文学青年”,他们对文学类图书表现出特别的好感。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

    电子阅读仍是主力

    纸质阅读在回暖

    上海书展是青春的书展。青年报记者在今年书展上看到,近八成的读者是青年和少年,他们是书展绝对的中坚力量。青年报记者随机选中书展现场50名18岁到28岁的青年展开调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调查显示,50名受访青年中有30名将电子阅读作为自己的首选阅读方式,占60%;其余四成青年则偏好纸质阅读。这与今年世界读书日公布的《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有明显的反差。该调查显示,数字阅读已连续三年占据上海市民偏好阅读方式榜首,电子书阅读率高达81.61%。

    此外调查还显示,50名受访青年中有18人表示每周阅读4至7小时,是占比最高的群体。还有8人表示能保持每周7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长。超过一半的青年能保持每天40分钟到1小时的阅读时间,说明青年对阅读仍抱有浓厚兴趣。

    青年对阅读依然保持着热情,首选电子阅读率比上海市民整体的电子阅读率低了20多个百分点,而纸质阅读率则高出许多,这也体现了青年读者阅读的一种新变化。这便是调查所显示的一部分青年读者画像。

    在今年书展上,这样青春的画像随处可见。儿童文学作家简平的新作《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发布,现场的都是青少年。《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讲述的是1940年末至1941年初,上海北火车站一带的流浪孤儿偶遇女魔术师,她实为地下抗日情报员,教授孩子们海派魔术以传递希望。在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区作协联合主办,静安区图书馆与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承办的这个新书发布会上,简平告诉青年读者,上海北火车站在抗战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见证。

    青年报记者询问了在场的一些青年读者,为什么对纸质书仍如此热衷?他们表示,除了这部作品目前还没有电子书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纸质阅读能够让人感到“阅读的分量”,那种触感,那种“翻书带风”的感觉,是其他阅读类型都无法替代的。

    青年阅读支出不高

    热衷文学作品

    在青年阅读内容方面,调查报告显示,文学类图书是青年的绝对最爱,受访的50人中有23人将文学作为主要阅读内容,10人选择专业工具类书籍,5人更关注人文社科领域图书。

    文学类图书在此前的很多阅读调查中都是上海青年人的最爱,用“文学青年”来称呼这批上海青年读者并不为过。其原因可能在于,相比专业工具类图书和人文社科领域图书,文学类图书阅读的门槛比较低,而且凝结着情感的文学能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带来内心的滋养,让人感到愉悦。

    但上海青年读者的阅读消费并不算很高,调查显示,在年度阅读消费支出方面,超过半数的青年表示年支出在200元以下,15人支出为200元至500元,仅有5人年支出超过1000元。一方面是上海青年人阅读热情很高,一方面却是阅读消费不高。这看似矛盾的情况其实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得益于上海丰富的图书资源,青年可以轻松在图书馆借到想看的书,其二是电子书的轻便易得让青年习惯于相对低廉的数字付费阅读。这一推测在《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也能得到印证,该调查显示,上海市民数字阅读付费率从2023年的84.20%升至2024年的86.79%,平均购买支出从173.95元增至195.49元。

    这点从今年书展网络文学大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阅文集团联动上海书展举行的“大神作家读者见面会”现场人山人海,青年读者成为绝对主流。与读者见面的大神作家有写《大国重工》的“齐橙”、写《手术直播间》的“真熊初墨”和写《越界招惹》的“傅九”。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用硬核经济学书写中国工业峥嵘岁月故事的“齐橙”、以现代医疗文学见长的“真熊初墨”,还是聚焦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羁绊的“傅九”,他们写的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他们的作品相当接地气、有生命力。而现实主义作品受到青年读者喜爱,也说明他们更关注当下社会生活。

    读者也围绕着文学初心、创作灵感、角色塑造等问题与三名作家积极互动,进行妙趣横生的快问快答、网络文学IP抢答等。见面会现场,书友和粉丝们还沉浸式体验了《全职高手》《诡秘之主》《道诡异仙》限时特展,感受网络文学IP的独特魅力。今年上海书展首次创设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阅文集团和上海报业集团联手推出了为期两个月的阅文IP特展,面向市民读者打造沉浸式IP空间,深入探索“阅读+周边+互动体验+社交活动”多元文化消费场景,让更多Z世代年轻读者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 A04纸质书回暖,文学类仍是最爱 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2025-08-19 2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