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民族歌剧《柳柳州》登陆上海演艺“大码头”

千年文脉沪上回响,壮乡音韵熠熠生辉

记者 冷梅

本文字数:1345

    《柳柳州》剧照。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本报讯 9月17日晚,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出品,广西歌舞剧院排演,广西交响乐团、广西杂技团、广西艺术学院联合参演的民族歌剧《柳柳州》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该剧以精湛的艺术语汇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将柳宗元“官为民役”“利安元元”的思想唱响黄浦江畔,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赢得沪上观众广泛赞誉。

    演出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随着剧情的推进,柳宗元的为民情怀通过磅礴的音乐、深情的唱词和动人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演出结束时观众掌声如潮、经久不息,演员多次谢幕仍难平息现场高涨的情绪。许多观众眼含热泪,不愿离去。

    “从没想过民族歌剧能如此震撼人心!”一名年轻观众在散场后激动地表示,“从音乐到唱词,从舞美到表演,每一处都能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尤其是柳宗元那句‘我的长安是柳州’,让我一下子理解了他的坚守与担当。”还有观众感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根有魂——三个词,他当之无愧。”

    民族歌剧《柳柳州》深度融合中原文化与百越风情,以独特艺术手法奏响“南北音乐对话,古今精神相通”的动人乐章。歌剧创新融合中原唐诗乐府与广西民族山歌,唱段中巧妙嵌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柳宗元的经典诗句,尽显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与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音乐上,既再现中原雅乐的庄重古朴,又融入广西民间音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形成跨越时空的艺术张力。

    舞台视觉通过诗化布景与多媒体交互,将广西山水与大唐气象巧妙重构,引领观众沉浸式走进柳宗元的精神世界,开启一场从历史深处驶向现代心灵的文化远行。

    《柳柳州》由广西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常剑钧担任编剧,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团长杜鸣和广西歌舞剧院副院长曾令荣作曲,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查明哲担任总导演,广西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王良领衔主演,核心创作与演出均由广西本土力量担纲,实现了编、导、音乐、演员、美术人才的全方位本土化创演架构。

    为贴近历史真实,主演王良深入研读柳宗元诗文史料,从行走坐卧到情绪表达,细致揣摩人物精神内核,最终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个“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的柳宗元。

    “办学释奴”“凿井种柳”等经典场景,不仅生动再现一代文宗泽被苍生的政绩,更折射出广西文艺工作者对本土历史人物深厚的敬意与理解。“家乡人演家乡贤”的赤诚,成为整部剧最打动人的文化底色。

    据悉,上海演出结束后,《柳柳州》将先赴杭州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随后于10月重返南宁、北京演出,最终将代表广西赴重庆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大奖。柳宗元“利安元元”的民本之光,将继续照亮更多当代人的心灵之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8千年文脉沪上回响,壮乡音韵熠熠生辉 记者 冷梅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