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科技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

文、图/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1143

    技术人员在给人形机器人做训练。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据介绍,《Engineering》期刊与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自2021年以来每年都会共同组织开展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活动,“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经由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评选委员会审议确定,分别是: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形机器人、“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以下是部分成就简介。

    文、图/记者 刘晶晶

    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先后发布两款开源大模型DeepSeek-V3和DeepSeek-R1。通过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方面的系统级创新,DeepSeek为资源受限条件下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开辟了新道路,并迅速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

    人形机器人

    2025年8月,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从特斯拉Optimus到宇树科技的UnitreeG1、Figure AI的Figure02,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正在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人形机器人有望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22年8月25日,作为中国国家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正式投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有效促进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

    2024年11月28日,中国“三北”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全长3046千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实现合龙。工程综合运用林草建设、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多种措施,突破干旱缺水、风沙活动强烈等极端环境制约,攻克风沙通道、复杂地形、困难立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构筑起世界上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典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学生导报科技 A03“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 文、图/记者 刘晶晶2025-11-03 2 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