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校园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引领者

文/见习记者 王馨怡 图/记者 吴恺

本文字数:963

    一线教师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场景的创新实践。

    文/见习记者 王馨怡  图/记者 吴恺 

    近日,以“应用未来,智启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应用场景典型视频征集专题研训活动(上海站)圆满举行。活动围绕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相关政策解读、“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场景应用等核心模块展开。

    教师要学会人机协同、智能共生

    人工智能具有更新迭代迅速、支持提示词交互等特性。而如何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新特性、锤炼相关新技能、提炼提示词的共性规律,并创新性地将其与教育教学场景深度融合,是众多教师面临的共同困惑。

    针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应用难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教授、教师培训部主任李宝敏以“GenAI如何赋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主题,特别提出技术只有解决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才有意义与价值,教师不仅要会使用人工智能,还要在创新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技术才能真正赋能;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协作者”,学会人机协同,智能共生,提升专业能力与育人智慧。

    推动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在主题分享环节,上海市江湾初级中学副校长杨艳艳以“构建学校AI+基础应用场景,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双新”背景下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江湾初级中学围绕备课教学、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智能学伴等关键场景,系统构建AI支持的应用体系。这一探索展示了学校以智能技术赋能育人方式变革的实施路径与推进策略,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法提以“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创新”为主题向现场教师分享了AI时代教育理念的转型路径,强调教学应从“知识传递”转向“思维培养”,推动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学生导报校园 A02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引领者 文/见习记者 王馨怡 图/记者 吴恺2025-11-03 2 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