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刘春霞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什么要发展科学高中?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是不是要取消中考?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市教委对方案的核心要点进行了解读。记者选取了其中家长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问:如何理解“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
解读:实现资源的贯通使用,并非取消中考。
方案中提出,“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支持优质高中向下延伸、优质初中向上延伸办学,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的一贯制学校”。市教委表示,这是落实“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布局和育人方式改革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是实现资源弹性优化与充分利用。从中学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面临着学龄人口“梯次达峰”的压力和挑战。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的一贯制学校,结合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适时调节不同学段规模,在学位供需波动时更具弹性,也能促进跨学段实验室、图书馆、剧场、特色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避免教育资源的不足或浪费。
二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持续探索。一直以来,上海部分学校探索长学制贯通培养并取得了系统性的工作经验,方案提出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构建一体化培养链,让学生成长路径更连贯,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效能。长周期贯通培养的实质是对课程进行统一设计,实现资源的贯通使用,并非取消中考。
问:为什么要发展科学高中?
解读:通过厚植科学教育沃土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科学高中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类型,是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未来科创人才成长奠定基础的重要使命。
开展科学高中建设试点,通过系统性改进学校科学教育育人方式,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优化学习空间和设施设备建设,统筹利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服务学生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一个贯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全新育人生态,培养具备扎实科学素养、卓越创新能力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未来创新人才预备队。科学高中建设既着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也致力于科创人才早期培养,通过厚植科学教育沃土,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