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迎职业”新岗位“绘生活”
在农历春节期间,如旅游、观影、“刷视频”等各式令人放松的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本期乐业周刊聚集过年期间旅游放松时的新岗位——旅行顾问,用手帐多彩记录生活点滴的创作达人,和视频传递展现生活的VLOG视频播主,展现她们在新兴岗位下的“绘生活”体验。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手帐记录者
色彩绘生活 执笔书点滴
岁末年初,照片或是视频难免是一种常用回忆时光的方式。这些年来,一种图文并茂的新型记录生活方式——手帐逐渐被更多人选择并流行起来。在微博上有46万粉丝的“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运营者,马畅告诉记者,岁末年初是手帐爱好者们最为激动的时候,辞旧岁之时,新的手帐本也跟随着一同开启。
用手写文字与绘画记录生活
“手帐”一词起源于日本,指用生活记事,贴纸拼贴的本子,包含日记、日程本、计划簿,甚至发票收集等功能。2010年手帐的概念在网络平台上被网友广泛知晓,但当时主要以日本、韩国作家的书为主。手绘的图案,精美的贴纸和细致的文字排版将生活的点滴都记录在厚厚的本子上。马畅因喜欢写写画画,一次偶然发现互联网上将这种记录方式叫做手帐。
比起照片和视频,手帐的制作要更加复杂和耗时间,要绘画、排版、写文字。就是这种慢功夫才让手帐沉淀出别致和无法复制的仪式感。马畅表示:“一旦开始使用手帐,那种纸和笔带来的触觉体验,是其他电子产品无法替代的。”
在马畅的“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微博中,列出了自己记手帐所用的物品清单。手帐最基础的所用物品是本子。手帐本选择各有不同,在品牌、设计感、纸张质量上均有差距。不少从日本、韩国进口的软皮账本中会增加日程计划页、方格页与空白页,适合记录生活与自由发挥。这与仅有单一横条的普通记事本有所差异。另一个重要的装备就是书写工具。随着制作手帐坚持的时间增长,绘画内容越来越丰富,配图越来越精细。对资深爱好者马畅来说,不同品牌、粗细、颜色各异的笔足足有八十多支,摆了一桌子。其中为了记手帐,写字的黑笔也按粗细、品牌购买了7根笔。在贴纸方面,马畅表示,不会绘画的手帐爱好者,通常会买印花和纸胶带、贴纸进行“再创作”。手帐专用的贴纸较薄,贴在本子上会出现手绘的效果。2018年,马畅也与因手帐结识的朋友合作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纸胶带,平时在文创集市上售出。
手帐文化带来的职业机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手帐达人出书分享手帐经验,甚至分享到国外的手帐爱好者群体。”马畅介绍说,更多愿意分享的达人将视角放在实体书籍上。她自己也作为《带上手帐,出发!》的笔者之一,参与了实体手帐书的写作。“每个人对手帐的需求因人而异。“一转眼马畅已经记录和通过微博分享了近六年的手帐制作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咨询其中的秘诀。在马畅看来,每个人手帐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学生更喜欢记录美食、旅行、实习经历。家庭主妇则在育儿、记账等方面记录手帐。此外,部分手帐爱好者们还会用手帐记录唇膏的颜色。热衷做手帐的人在手帐呈现上有各自的风格。“但手帐这类纸制品更体现了80后、90后小时候对纸质品的习惯。”马畅说道,在手帐中,彩笔、油墨和文字通过各异的排列组合,展现了细腻的多元世界。
马畅告诉记者,她本是一名白领,平日业余用绘画记录生活。在接触手帐并通过经验分享累积了一定的人气与资源后,2018年她选择将职业发展定位在推广手帐和生活方式上。“如今喜欢手帐的人越来越多。我打算后续再与区团委、商业机构、文创产品店合作,继续推进一些精准的手帐爱好者线下活动。”马畅表示,除了参加集市和手工课程分享会外,再通过手帐盘点、线上手帐“交接仪式”之类的活动,在上海与周边城市进一步扩展“手帐文化”。
旅行顾问
做旅游百科书、游玩工程师
近几年除了过年回家的选择外,很多家庭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出行,准备去看看山川美景,让身心得到放松。不过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不少游客担心跟旅游团玩不好,自己出行又操碎心,如何让自己的旅行精致且舒心? 旅行顾问这一岗位在需求下应运而生。
因兴趣结缘旅行顾问工作
“从事这个岗位是因为自己本身很喜欢旅游,也很喜欢分享。”自在客旅行顾问朱嘉柔是一位90后。她介绍说,自己在大学时利用暑假出行及学术交流的机会,曾至泰国、日本、老挝、新加坡等国家旅游,自己也有不少规划旅行路线的经验。
相比于传统导游根据热门的旅游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利润较高名气的固定旅游线路且住宿和餐饮及游玩时间都是固定的,旅行顾问则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专门制定旅游线路,对于线路的选择和食宿的推荐更多的是和客户沟通后量身打造。“我希望能把美丽的风景推荐给客户,给他们与众不同的体验。”朱嘉柔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多,累计为近百名顾客定制旅游路线。
朱嘉柔介绍说,对于旅游定制师来说,旅行顾问工作首先是倾听和了解客户的诉求,这个过程需要沟通技巧和对景点与客户需求的把握。“很多客户并不是旅游的行家,很多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玩什么,适合什么路线。”朱嘉柔说道,这个时候旅行顾问就要根据顾客的喜好、年龄来对旅游的主题和方向沟通、判断。同时,私人定制的价值还在于为客户推荐更多当地的深度玩法,将定制师自身的旅行经验和体验分享给顾客,让他们也可以体验到一些之前不了解、没有尝试过的项目。
旅行顾问需要兼顾很多方面。朱嘉柔以她最近负责的老人旅游团介绍说。她在此项目中需要为近20位老人安排台湾环岛游,其中民宿预定、车子接送安排、景点路线规划要满足团队中所有成员诉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成员们安全。此外,团中因有一位退休的旅游行业从业者,安排行程与沟通过程中也更需要体现专业度。旅行顾问在工作中除了要将行程安排得当,还需要站在顾客角度做好“提前量”。
春节旺季,每位旅行顾问负责20余个项目
近年来,春节假期已经成为了旅游旺季。在春节前,小朱和同事们每个人平均要为20余个项目制作旅游安排。“同传统导游不同,旅行顾问更像旅游管家,除了玩的景点外,还需要关注到顾客吃住行。”朱嘉柔介绍说道。对于旅行顾问来说。在为客户制定了行程大纲后,他们还需要对方案细节进行详尽的设计,内容包含机票、酒店、餐食、游玩项目、签证、车辆、导游、领队等。在这个过程中,定制师需要对推荐城市的导游资源、酒店资源都需要掌握和实时更新,同时老景点和新开发的景点讯息也要随时掌握。朱嘉柔说道,旅行顾问并不能“一招鲜吃遍天”。她平时除了要接待客户外,还会经常参加旅游交流沙龙,和同行交换咨询及联络供应商平台等。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我们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朱嘉柔表示,旅行顾问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应付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工作时间不固定、熬夜定制行程、反复沟通协调。在客户的出行过程中,如果客户遇到任何问题,定制师要随时配合服务团队并第一时间出面解决问题。如果客户提出跟随的要求,定制师还需要在行程中充当导游的角色。同时还需要及时回应客户。
旅行顾问相比于传统的跟团游,更多依靠创意和服务。记者了解到,该岗位的普遍月收入以基本底薪和提成为主。“目前更多国内消费者注重消费升级,他们对于个性化旅游需求越来越明显。”朱嘉柔对该行业未来发展有所期待。“我们还会从APP中给顾客提交行程安排,他们也可通过图文的形式提前了解旅程。”在朱嘉柔和同事们看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出行体验度增强,旅行顾问未来肯定会成为一种大的流行趋势。
播客
以我所观,展现平静而不平凡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双眼去观察,用大脑来记录。不过,随着手机像素越来越高,相机越来越轻便,更多人有机会拿影像记录分享,并成为一种生活分享方式——VLOG视频博客。微博上有151万关注量的时尚博主孙怡静就是一名vlog播客,从旅游美景到服装穿搭经验,再到恋爱故事,她通过视频与照片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
随手拍,分享我眼中的世界
“2012年,我刚读大一时很喜欢旅行。因为乐于分享,我常将相机记录下的生活发布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孙怡静介绍说,她在步入大学时候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打篮球、旅游等愉快的经历。
“在拍摄视频中,很多时候要善于发现美好。”孙怡静说道,对于一个职业VLOG拍摄者来说,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如何将平静生活中记录得有趣,让其他人感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孙怡静认为最开始需要多拍多练习,比如她在出门旅游遇到找不到路了,会用视频记录下来寻找时的过程。回家后,她会想一个主题将这些片段剪辑串联起来。“在大量的拍摄和积累素材以后,你就会慢慢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寻找到适合自己视频风格。”孙怡静说,她刚开始发布的第一个视频是在日本旅游时随手拍的趣味片段。她在记录与男友生活的微信公众号“粗粗和渣渣”中发布了第一条推文。在推文中,她用旅行中的素材剪辑了30分钟长度的视频。“我们找了一家工厂风格装修的民宿,十分特别,在视频中也更是夺人眼球。当时发布后,第一个视频粉丝反馈很不错,认为视频很有趣。”孙怡静介绍道,很多朋友正向的反馈也坚定了她通过视频继续分享好玩、好看生活的想法。
不少人都想要分享生活和记录生活,但往往都不能形成习惯坚持下来。不过孙怡静因从小就喜欢写文章,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因而坚持记录对她来说并非难事。
脱颖而出需常学习“充电”
2016年,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后,热爱运动的孙怡静在上海一家媒体从事新媒体岗位。由于工作原因,孙怡静的生活圈变得更大了。商业活动、艺术展览、节目录制……新的生活圈子让她有了更多值得分享的素材。
孙怡静说,像很多自媒体人一样,作为一个播客很多时候都是单兵作战。她一边工作,利用媒体人弹性的工作时间,闲暇时光设计节目的内容和穿搭,从主策划到执行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在很多人看来,街拍照片不过就是模特穿好衣服后“凹造型”,“但实际操作时,我需要准备30多套衣服和拍摄表情。我的摄影师男友也会提前考虑不同拍摄角度和场地。”她介绍说,这个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从初期的十几个粉丝,几千次点击量,再随着每一个视频发布后人气一点点积累,孙怡静经历了6年的时间。“在开始拍摄的时候,这些视频没有商业价值,更多的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孙怡静介绍说,时尚播客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所做的内容、角度都很独特,想要获得稳定的粉丝和关注,就要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及时更新视频维持关注度。”她分析说,从事这一行业还需要不断学习、“充电”,发现新拍摄风格,提升剪辑技术才能脱颖而出。
据记者了解,视频播主并不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选择。很多播客像孙怡静一样,出于兴趣爱好进行视频制作,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之后,才有可能通过广告、开网店、接商业视频等方式获得收入。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短视频和VLOG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的部分视频网站推出了视频作者的奖励及新人视频制作者的激励计划。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