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群青年的“学生提案”,被推荐进了全国两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供图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来自上海的一份特殊的“学生提案”将由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代提交到两会上,为进一步整治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建言献策。这份提案缘何出自学生之手?“高大上”的两会与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之间有何关联?昨天,记者找到了上海奉贤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几位撰写提案的学生和他们的指导老师,了解个中究竟。
点赞 “学生提案”被推荐进全国两会
“上海奉贤中学这几位学生撰写的《关于进一步整治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提案感觉很用心,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近期会代为提交到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袁雯表示,作为中学生能关注到老年群体的民生问题,说明他们很有爱心。一直以来,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都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选的点很不错。为了撰写提案,学生们做了很多调研,了解保健品销售的情况,也提了不少建议。
当然,作为正式的提案提交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因此,这两天她在根据学生的素材对提案进行必要的修改。“总体而言,这些学生从他们的视角提了不少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如他们提出在保健品销售场所设立警示牌,告知老年人保健品没有治疗功能;也提出了保健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建议,让老人有7天时间可以冷静思考;他们还提出是否可以把欺诈销售定为诈骗罪,虽然取证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思路很新颖。此外,学生们还提出,把老年志愿者组织起来现身说法,发现厂商虚假销售的行为,由同龄人来劝说可能更有说服力等,这些建议我都将体现在修改稿中。”
那么,这份“学生提案”都说了什么内容?质量到底如何?昨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独家拿到了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整治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提案。这份提案的撰写格式基本规范,提出的建议具有创新。
这份提案有数据有案例,比如在提案背景中提到,相关报道指出,我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约为3000亿元,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高价买保健食品被骗的现象越来越多。老年保健食品问题连续三年位居消费者投诉的榜首。媒体曾曝光的天津“权健百亿保健品帝国坍塌案”揭开了其中令人发指的黑幕,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公愤。
该提案对老年保健品猖獗的原因做了深层次分析,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违法营销成本太低,各种“陷阱”防不胜防,老年人防范意识弱 、维权能力低,取证执法困难,监管效率低下。
关注 提案是如何出炉的?源自师生碰到的真实困惑
据了解,2012年推出的“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是一项以高中生为主体,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了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提升综合能力的一项公益性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五年来200多所中学2000余名学生走近政协、了解政协。每年各省市两会召开前,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最佳提案通过政协委员提交省市两会。今年提交全国两会的“学生提案”,均产生于2018年8月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遴选的“最佳提案”或“优秀提案”。
记者看到,上海这份提案的学生撰写团队分别是孙涵之、张承、吴泽涵、朱斌贝、张一惟。昨天,记者联系到了上海奉贤中学模拟政协社团社长、高三学生朱斌贝。她透露说,起初他们开展了头脑大风暴,设置了好几个方向,比如儿科医生、外卖小哥等热点话题。之所以最后着眼于老年保健品这个题目是因为自己奶奶、不少老师的长辈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有切肤之痛。
“就拿我来说,我奶奶喜欢买各种保健用品,比如她曾经在销售员的推销下买了具有保健功能的价格上万的床垫,还有价值不菲的保健器械、保健品等,这些东西其实没有宣传中那么好的效果,最后全部成了闲置品堆在那里。我和爸妈都劝过她,但她起初听不进。有一次,推销保健品的看她许久没有光顾竟然还找上门了。”
她认为,老年保健品话题属于公众关心的热点。因为在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时有两份提案和他们的相似,都是针对保健品市场的,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这说明我们关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今年春晚上也放了类似的小品。”
朱斌贝透露说,这份提案的成形历时数月。唯一的缺点是样本不是特别大。“这是我们调研中碰到的一个困难。仅凭我们自己的能力,只能做上海市的调查,很难将抽样调研推广到全国。我在比赛环节也请示过相关老师,对方说这的确是一个难点。”
团队中的另一位成员、高三学生孙涵之透露说,一开始他们的题目界定还有些模糊,学校请来了奉贤区政协副主席张开明为学生们做指导。“其实起初我们也有困惑,怎样的老年保健品销售行为才涉及虚假宣传。后来我们专门采访了有关专家,了解到任何宣称能治疗疾病的保健品就涉嫌虚假宣传。”
孙涵之介绍说,这份提案最后在全国比赛时拿到了最佳提案、最佳调研报告、最佳团队奖、最佳集体展示等各类奖项,让他们觉得成就感满满。
揭秘 所有建议都是反复沟通的结果
“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很乐意帮助我们。我们所有的建议都不是拍脑袋想象出来的,而是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反复沟通,多方采样之后才提出的客观建议。”朱斌贝介绍说。
“其实只要有基本的常识,一眼能看出来有的保健品是夸大宣传效果,只是老人容易被蒙在鼓里。”孙涵之表示,在建议阶段,大家集思广益,包括起初也联想到了可以通过现在非常红火的家庭医生来为老年人普及健康常识。最后定稿的建议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记者看到,在这份“学生提案”建议与对策环节,学生们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对涉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与欺诈销售的案件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相关组织以犯罪团伙论处;建议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规范保健食品互联网经营的法规文件,同时规范通过微信、QQ群经营保健食品行为,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学生们建议成立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创新监管措施。具体做法为以县域为单位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本地区整治工作,整合食药监、市场监督、新闻广电、公安等各方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和牵头部门;建立会商会议、信息通报、督促检查等工作机制,形成整治合力。加强保健食品经营场所管理,实施保健食品“会销”报备和监控录像制度。强制性要求提供“经营单位承诺公示牌”“消费安全警示牌”“产品信息明示牌”三块公示牌;规定经营场所必须张贴醒目的“保健食品不具治疗功能”等提示信息,并对销售场所抽查检验。建立针对销售人员的实名诚信体系:工商局对保健食品销售人员进行实名认证,建立诚信档案,接受群众投诉。切实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切断保健食品“旅行营销”的途径。网信部门出台措施,通过技术手段监督保健食品网络营销活动。实施保健食品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制度,给消费者一个冷静期。
不仅如此,在这份提案中还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实现全社会共治。包括建立有奖举报制度;由市场监管部门招募培训老年志愿者,组织“银龄”志愿者队伍参与监督举报,让保健食品非法销售“不敢露头、露头就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
对话
此次“学生提案”得以走进全国两会,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记者对话上海奉贤中学此次提案的指导老师翁海亮和该校校长林春辉。
记者:有那么多社会热点话题,为何选中老年保健品这个题目呢?
翁海亮:撰写“学生提案”的几位学生都来自该校模拟政协社团,为了写提案,学生们没少费力气。他们做了大量阅读,查找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作为指导老师,我要求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各找10个题目,发表对题目意义的看法,分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汇总后从几十个题目中再次遴选最有可行性的题目,最后才锁定了老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这一话题。
记者:中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在调研过程有没有碰到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困难?
翁海亮:顶着学生的身份,孩子们的调研之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首先,他们上网查到了保健品的监管部门,随后电话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沟通,约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在反复询问活动的性质后,当出现在工作人员面前的是几位学生,对方还是有点惊讶。
记者:能详细介绍下“学生提案”出炉过程吗?
翁海亮:在访谈过程中,他们了解到许多第一手资料,包括保健品厂商欺骗老年人的各种手段,如何钻监管的漏洞等,也希望孩子们能提出好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应监管。此外,学生们还听取了老人家属对自己父母购买保健品的困惑,随后他们前往律师事务所,从法律专业角度咨询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为了让提案撰写更为规范,学生们还专程请教了奉贤区政协副主席张开明,对提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记者:如何让“学生提案”的撰写更接地气?学校有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
林春辉:虽说是模拟比赛,但我觉得,整个过程十分“逼真”,比如学生们首先要知道政协的各种运作机制,政协委员如何参政议政。学校专门对参赛学生们进行了培训,他们还开展了调研,请教了专业人士,做了专题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世界洞察世界,最后形成基本报告,实属不易。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学生参政议政?撰写提案对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林春辉: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要给予绝对的鼓励。对我们学校而言,也非常乐于为学生搭建平台。对于高中生来说,调研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这是一种基于对社会理解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让他们作为公民去关注、关心民生问题、国家大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