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曹立强: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
2019-03-08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普陀区区委书记曹立强

青年报·青春上海 特派记者 刘昕璐 北京报道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全国人大代表、普陀区区委书记曹立强介绍了普陀区在垃圾分类的积极探索。“真如镇街道的绿洲公寓小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齐上阵,定时定点指导和监督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还在小区宣传栏设置了垃圾分类光荣榜。每天早上居民们都自觉排队分类投放垃圾。长征镇的梅四小区,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厢房,垃圾筒的盖子能自动感应打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旁边还设置了二维码,居民倒完垃圾扫一扫码,绿色账户的积分就会增加。

此外,甘泉路街道的长富大厦,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入“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曹立强表示,通过去年一年的探索实践,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的习惯,全区已经推行了垃圾分类,占总户数94%,推行绿色账户的占到总户数的87%。

据介绍,今年7月1日起,普陀区还进一步解决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的“三个问题”。在前端,重点解决好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的问题,让垃圾投放更方便、更整洁,最大限度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中段,重点解决好混装混运的问题。在末端,重点解决好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立法以后,垃圾分类整个工作最后到底能做得怎么样,归根到底还是靠大家的共同参与,要让群众来当主角,让更多的居民成为时尚达人。激励社区的居民,从要我分,变成我要分,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曹立强表示。

作为知名的“小巷总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村居协会会长朱国萍在谈垃圾分类时说,“屋里厢”到“垃圾箱”的这段距离,体现了文明的距离。

“这一年来,我在基层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股绿色新时尚风潮带来的变化。”朱国萍表示,垃圾分类前些年也尝试过,推进下来难度很大,特别是源头分类难,居民们也向居委干部抱怨,扔个垃圾还要分类,太麻烦了。如今大家生活水平上去了,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年大家对垃圾分类这件事,逐渐从怕麻烦到有共识,特别是从“屋里厢”到“垃圾箱”这段距离,体现了文明的距离。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市人代会上通过,大家说,垃圾分类立法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这部条例从收集、运输到处置都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不仅让分类行为有了法治的依据,也打消了不少人‘我们辛辛苦苦分类,后面随随便便处理’的顾虑。”朱国萍坚信,有了法律准绳,我们期待的是接下来怎么让法律落实落细,让垃圾分类新时尚真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青年报·青春上海 特派记者 刘昕璐 北京报道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