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证合一”成就“自贸区速度”,医疗机构节约百万成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供图
下个月,上海曜尚门诊部将在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祥科路上正式开业,“两证合一”政策带来的便利为曜影医疗节约了上百万的资金成本。据了解,上海自贸区推进医疗机构执业证与资格证“两证合一”改革试点,成就“自贸区速度”,医疗机构提供相对宽松的“出生”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绿色通道”让开业提早半年
记者了解到,曜影医疗是驻扎上海的高品质医疗服务连锁机构,以全科加专科相结合的医疗模式,提供高品质且便利的医疗服务。目前曜影医疗在上海有三个对外营业的门诊部,分别位于静安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4月中旬,曜影医疗的第四个门诊部,上海曜尚门诊部,即将在自贸区张江片区开业。
上海曜影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周颖告诉记者,目前装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距离周颖真正开始着手办理各种前期手续仅有不到五个月时间,其中还有国庆、春节等假期。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手续,主要得益于上海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两证合一”新政策带来的“绿色通道”。
曜影医疗在张江的新门诊部是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筹建的。2018年国庆前一周,周颖备齐了所有材料,来到浦东新区市民中心提交。没几天,就收到通知:上海曜尚门诊部已获得预先许可备案,将进行5天公示。10月底,周颖就收到通知已经拿到《申请医疗机构设置许可证》的备案,紧接着施工团队就入场展开装修等准备工作。原来她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所有手续,如今开业时间至少提前了半年。
“政府已经将时间压缩到极致,其他就只能看我们自己了。”周颖说。
快速审批节约上百万资金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两证合一”前,成立一家医疗机构,需要先完成资格审批工作,获得卫计委发出的《申请医疗机构设置许可证》才能够进行。一般来说要经过交材料、看现场、公示几个环节之后才能获批,这一过程动辄就需要耗费3至6个月时间。
但按照“两证合一”的新政策,原来的审批许可这一步骤被大大简化。只需要向浦东新区卫计委提交材料备案,完成后在网上公示五天,通过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装修设计和人员招聘等工作。这一整个过程最多也只需要一个月时间,与之前需要审批的繁琐流程相比,至少为机构节省了3到5个月的时间。如此一来,机构可以提前营业,同时也节约了运营成本。
周颖表示,“两证合一”改革后,取消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为曜尚缩短了近1/3的前期审批时间,光是可见的房租成本,就节省了超50万。此外,提早开业赢得的客户源、医疗收入、广告宣传效果等的提升,更是无法估量的价值。也就是说,其带来的便利为曜影医疗节约了上百万的资金成本。
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后续监管
“两证合一”后,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但对机构人员资质、技术服务能力、安全生产、质量要求等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
据悉,降低准入门槛意味着更加严格的监管,这也是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部署。政策上的“松绑”为医疗机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出生”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让“生长”环境更加严格。“宽进严出”的机制,将促进医疗机构更高标准的规范管理,有利于整个医疗环境的健康发展。
除了审批过程简化,医疗机构的规划门槛也有了大变化,在规定上更加人性化。按照原来的规定,要在某个地区开设一家医疗机构,首先必须要政府在该地区有开设医疗机构的规划,其次需要满足在有效距离内不能有第二家医疗机构,不能有餐饮和婴幼儿机构等,限制比较多。
而现在更多的是要求医疗机构有充足的资金和医疗人员,有能力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强医疗机构后期监管力度,取缔医疗服务不合格的机构。
自贸区通过政策改革,发挥政府部门的能动性,吸引和鼓励优质医疗机构进驻,从而带动全区医疗资源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