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垃圾分类事务所满月记:居民从拒绝参与到上门了解
2019-03-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李金哲/文 陈诗松/视频 受访者/图

很多年前,杨园交给儿子一项丢垃圾的任务,她远远地看着儿子拿着灯管,久久地站在一排垃圾桶前不知所措。杨园走上前告诉儿子,灯管是有害垃圾,应该扔在有害垃圾桶里。当他揭开盖子,抬起一张充满疑惑的脸,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这里都是纸壳子呢?”

从那时起,杨园就再也没把垃圾分类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分开。2019年2月18日,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成立。转眼一个月过去,事务所有哪些举措?还将有什么“大动作”?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独家专访“掌门人”杨园,讲述人们关于“扔垃圾”的转变。

投身环保七年 从旧物交换到专注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什么垃圾分类?我扔垃圾为什么要给侬看?”推广垃圾分类,杨园总碰钉子,她已经习惯了。

2013年的上海,人们对于家中闲置物品,很少会有交换再利用的概念,更别说垃圾分类了。

不用的废物谁会稀罕?更多是被直接丢弃。两位从加拿大回国的朋友同杨园说起这事,觉得十分可惜:“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很少见有年轻人喜欢的跳蚤市场,也没有旧物回收再利用的概念,这些被遗弃的,完全可以再利用。”

这个疑惑,也激起了杨园的兴趣。如何把废旧物再利用?早在2012年,上海虹口开出了第一家以“调一调”为名的交换商店。杨园的这两位加拿大归国友人不是别人,正是“调一调交换商店”的店主。因为少见,“旧物交换”一时间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新时尚。人们对家里的旧物件重新思考:“你不需要的,也可能是别人心仪的。”

基于旧物交换的环保理念,杨园提议,不如大家一起来办个跳蚤市集。“爱易(I Exchange)”低碳易物公益市集,就此成立。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把交换的日子挑选在周末,通过微博招募,免费为大家提供场地。让杨园想不到的是,旧物交换,竟吸引了大量前来“寻宝”的摊主和市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交换,他们把家中闲置的玩具、衣物拿出来,同时也在其他摊位寻找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杨园也参与其中,她利用家中闲置的一部金庸小说,给儿子换了一套九成新的乐高积木,自己还收获了一条新款H&M的裤子。

这些事回忆起来,杨园依旧兴奋不已。变废为宝,让她亲身体会到了这其中的快乐,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人们积极投身低碳环保的行动。

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四川北路公园,到凉城路公园,他们把易物活动一连摆遍了整个虹口区的公园。

旧物交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杨园没有感到满足,相对来说,以物易物并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废旧物品的数量。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势必会为城市的发展发出挑战。如何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或许借鉴成熟的垃圾分类经验是个好办法。

对于“垃圾分类”,早先的市民很少理解,就连杨园也是一头雾水。于是她跑到中国台湾慈济去学习,还从日本朋友那里讨教经验。他们单就塑料瓶就有好多种分类的方法,瓶盖、瓶身、商标都需要分开投放。这让杨园颇为感慨,原来垃圾分类是一件如此深奥的事。

2015年,杨园正式辞职,全权接过爱易的管理运营工作。在她的带领下,上海爱易青年公益服务社将注意力全部聚焦于低碳环保领域,并联合虹口各社区配合上海市政府积极推进实施“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倡议,建立垃圾分类绿色账户,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两年宣传推广下来,杨园发现收效甚微。“讲座宣传,很多时候报名30个人,实际只有10个人来,回到家中还是对垃圾分类束手无策。”杨园很无奈。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尤其是楼组长和志愿者?杨园和居委会书记反复商量,发现从党建方面着手也许可行:“党员参与社区环保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有更强的党员责任意识,也有很明确的主人翁意识,更愿意以身作则进行宣传。”杨园告诉记者。

于是他们改变原来单纯的讲座宣传形式,把公益手工DIY低碳环保和垃圾分类糅杂在一起,在活动中灌输理念。鼓励大家使用手帕、将废旧毛衣重新编织寄给山区……小爱变成大爱,从2017年到2019年,两年时间爱易在整个江湾街道开展公益进社区活动达300场。

然而,多年从事垃圾分类,爱易作为社会组织,其资金缺乏、人力薄弱、专业度不高等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它急需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重新出发。

事务所成立30天 从拒绝参与到上门了解

2019年2月18日,爱易在上海民政局的培育下,于虹口区江湾街道正式揭牌成立全市首家专门从事垃圾分类活动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虹口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杨园作为虹口区街道代表聆听了习总书记对于垃圾分类做出的重要指示。习总书记表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如今虹口区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成功落地,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体验。这也是杨园所期望的,愿这股“新时尚”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既然是新时尚,必然就有新玩法。一直以来市民都有疑惑,真正的垃圾分类应该是如何做的?有没有展示的空间?居民提了要求,就不能不满足。杨园和欧阳路街道办事处商量后,最终在欧阳路上设立出了首个垃圾分类的微体验馆。

“第一,我们想让居民知道垃圾去哪了;第二,居民们可以亲身体验垃圾的处置方式;第三,我们把循环经济的理念也放了进去。”杨园告诉记者。

国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边角料如何再利用?警服如何变成日常用品?杨园一一向居民展示。很多人感到惊讶,原来国旗抽出的红色丝线还可以变成衣物;边角料可以用于车辆的防震防护;警服摇身一变,竟然可以变成文件袋。

这些让人出其不意的灵感来源于一次难忘的对话。一位70岁的老先生告诉杨园:“小杨你知道吗,我们做旧衣物回收,这其实是大家曾经都丢弃的垃圾,但我们就要化腐朽为神奇。”化腐朽为神奇,杨园不断在内心重复这句话,这不正是她坚持做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么。在老先生的设想下,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变成了一件件新的包装物。此前提到的文件袋就是其中之一。

自变身成事务所,杨园发现,垃圾再利用这项技能更强大了,把设想变成现实更可行了。很多时候杨园苦于只告诉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前端——如何分类,却始终没办法告诉居民,垃圾去哪了,又变成了什么。现在她终于可以拿出成品了。

前端他们和社区合作,把垃圾分类落实,后端他们和企业、高校进行合作,形成更专业的合力,让居民们把垃圾分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今,虹口区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已成立一个月时间,在宣传上取得了哪些成效呢?杨园表示,最明显的感觉是,从前总被嫌弃,如今大家都会主动来请教。

“企业是从来不会接待我们的,他们总觉得垃圾分类不会临到他们头上,现在情况发生了180°转变。因为法律政策的颁布,他们必须得参与进来。不同于企业的被动,政府部门则是积极响应,他们是下定决心要实现垃圾循环利用,前端抓居民垃圾分类,后端抓企业回收再利用,两手都要硬。而改变最大的则是社区的居民,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拒绝分类,到现在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成全力的支持,肯定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虽然实际行动的只占5%,但已经是个很大进步。”

杨园很明白,垃圾分类更需要的是后端利益的倒逼,企业参与进来,凭借利益驱动就会要求前端实行垃圾分类。如此算来,实现垃圾分类还需要走非常漫长的路。

呼吁“21模式 让垃圾分类走进学校食堂

“妈妈,我们老师讲垃圾分类还没有你讲得好,你能给我们去上课吗?”杨园接到儿子的邀请,备受鼓舞。相对社会对她投来的感谢,儿子的这句肯定让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这也让杨园意识到,在未来,他们能为垃圾分类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杨园看来,垃圾分类在根本上其实依赖的是大家生活习惯的养成,而学校的食堂是最佳的实践地。在明年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会议上,作为虹口区的人大代表,杨园想要提议——学校每天中午应在食堂设立垃圾分类的课,比如喝完的牛奶盒在现场就清洗干净,压扁进行分类;干湿垃圾分开丢弃等等。

“如果有哪个学校愿意在食堂给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愿意无偿到校免费指导,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愿意21天都提供指导。”杨园表示,他们已呼吁多年,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可以参与进来,“学生需要这样的指导,意义可以说非常深远。”

依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今年7月1日开始,上海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很多人表示怀疑,杨园却很乐观。从2013年尝试推广至今,七年时间里,她看到了人们真实的改变,她相信实现垃圾分类是一条长路,也是城市发展一定会走的一条路。她期待着,努力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李金哲/文 陈诗松/视频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