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开展垃圾分类标识加贴工作 以更醒目标识引导更精准投放
本市将规范重点区域废物箱分类标识。受访者供图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日期的临近,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在上海街头已蔚然成风。为了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社会宣传,规范重点区域废物箱分类标识,本市于近期开展重点区域废物箱顶部加贴垃圾分类标识工作,以更醒目的标识引导市民分类投放,营造全民分类投放良好氛围。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标识将更醒目易识别
本次废物箱标识加贴工作,是在废物箱顶部加贴垃圾分类标识,是废物箱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拓展。张贴后,顶部标识将更醒目、更易识别,市民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辨识垃圾分类标识,便于市民准确分类投放。新标识增加了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充分发挥了废物箱作为垃圾分类宣传阵地的功能,营造全民分类投放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将进一步做好废物箱标识的维护更新工作,加强监督巡查,确保标识规范、美观,彰显上海作为国际一流城市的风采。
下一步,本市环卫部门将继续加强废物箱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保洁水平,确保公共区域废物箱箱体干净整洁美观,打造环卫设施新形象,积极落实废物箱精细化分类收集,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如遇废物箱标识破损、脏旧情况,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并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共同打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知识读本”启动修订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发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也已启动修订工作。在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题研讨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据悉,今年1月3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对生活垃圾的分类顺序进行了规范,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立法理念和程序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改变。在此背景下,“读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会上,市绿化和市容局、市教委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代表对读本修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和“读本”编写、出版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来自大阪教育大学的藤田大辅教授还以日本的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为切入点,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垃圾分类在日本也是从娃娃抓起;二是针对不同学龄的孩子设计系列教材;三是师范大学作为培养老师的摇篮,需要学习相应的环保和安全课程,还要注重在职教师的学习力的培养。
会上,基本形成了“读本”的修订方案,并正式启动修订工作。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