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暖男+学神!90后ICU男护士,24小时守护生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有这样一群“90后”男孩,正值青春年华,个个沉着冷静、干练敏捷。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越来越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群体。在5.12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危重症护理团队的小伙子。
强壮的体魄、利落的身手、细心体贴的言行,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和明朗,给人满满的安全感。“男丁格尔”们,构建起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霸总”人设 勇于和死神斗争的“男丁格尔”
“快,病人心跳下来了!”“快,心肺复苏!”“快,准备气管插管!”这是ICU经常能听到的几句话,这里守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比任何一个病房都紧张而忙碌。年轻的男护士们时刻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及监护仪数据,精准地分析和判断病情,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抢救,进行心肺复苏……他们争分夺秒、雷厉风行,霸气地与死神抗争。
深夜,男护士钱飞虎正在急诊室巡房,1995年出生的他已在同仁医院工作两年有余。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如今的从容娴熟,他渐渐发现这份职业给予了自己莫大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12点45分,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大家快让让!门诊一昏迷病人被紧急推进急诊抢救室。立马接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放电除颤,只见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但没过几秒病人又失去心跳;立马给与胸外按压,1分钟后,病人奇迹般地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几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抢救成功!这时,钱飞虎和大家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
钱飞虎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与紧急抢救病人了,但是每次把患者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他都觉得超感动:“急诊医护们天衣无缝的抢救配合,整个过程没有浪费一秒钟!在这场与死神的对抗中,我就要说,我们赢了!”钱飞虎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没有什么比把病人抢救成功更值得欣慰的了,这更加让他坚定了在医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为病人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监护屏幕……这是急危重症监护室日常工作状态,也正是男护士们的真实工作写照。ICU室内的各类医疗仪器众多,这要求即使在深夜,大家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清醒,以准确操作仪器。
ICU男护士还要反应灵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为要时刻盯着患者,不能转移注意力,所以我们不仅要‘火眼金睛’,更要‘顺风耳’,仪器响起我们就必须迅速反应。”钱飞虎说,比如呼吸机的报警声就分三种,频率最快的声音就意味着需要立即处理、马上检查,其次缓和的是有可能危及生命,而频率最低的则要消除报警。
“暖男”人设 被病人直夸细心的“男丁格尔”
在传统观念中,护理总是与温柔、耐心关联在一起,而男孩子也似乎总和“大大咧咧、毛手毛脚”分不开。但是,男护士们细心、体贴起来,同样让人如沐春风。
“您渴吗,要喝水么?”“您冷吗,空调要开高点么?”短短几句稀疏平常的话语,却让病人感受到男护士们心底流出的暖意。82岁的患者陈阿婆由衷地说:“尽管这些事我也可以自己做,但小男孩对于这些细节的注意,让我觉得更窝心。”
两个月前,ICU收治了一位患“脑梗塞”致半身瘫痪的患者李老伯,体重达到了200斤左右。入院时满身大小便,而且合并全身多处褥疮,味道难闻。96年出生的胡贵林成了他的责任护士。他与护工阿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给李老伯擦身,直至把病人身上的臭味清除。因为进食困难,李老伯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张开口发出阵阵腐臭,但胡贵林毫无畏惧,细心地用镊子一点点地将病人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为他做口腔护理。每间隔2个小时,胡贵林为老伯按摩、翻身拍背、排痰、喝水等。就这样,胡贵林与同事们一起耐心地为李老伯做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护理。
“在ICU病房的都是重危症的患者,很多都处在昏迷状态,患者有大便或者皮肤问题必须马上翻身,没有问题也需要两个小时一翻身。相对于女护士来说,给病人翻身的这个力气活男护士比较有优势。ICU病房里还需要随时搬动仪器设备,血滤机、呼吸机、转运呼吸机等,因此,我们就成了ICU病房的‘香饽饽’。”胡贵林笑称。正因为耐心加细心,他成了大家眼中的“温馨护士”。
“我们是男孩子,又年轻,把病人照顾好,自己累点都不算什么。”男护士们总是提醒自己要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久了,他们每天看着人来人往的重症病人,有的重获新生,有的就此与亲人永远离别,对于自己的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们就会对病人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在同科室的女护士眼中,男护士们个个都是“暖男”。他们阳光、开朗、活力四射,重物争着提,脏活抢着干,就像男护士们的自我调侃: “别看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男护士们擅长换位思考,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病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男病人而言,某些对女护士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需求,男护士们可以理解和满足。
“学神”人设 勤奋好学的“男丁格尔”
ICU是危重病人集聚的科室,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高素质的人员配置,这一切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钱飞虎说,刚来单位当护士,好多人都有点异样的眼光,但男护士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如今男护士已被大家接受。
急危重症监护室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由护士长、科室带教及高年资护士轮流授课,针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难点、操作重点以及疑难病例等各个方面逐一讲解。男护士们作为科室的中坚力量,更是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每一次培训,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男护士们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操作技术、学习专科知识,从一开始的青涩无措到如今的挥洒自如,他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与汗水。
除了临床工作以外,男护们还深入社区,为居民开展健康宣教,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宣教内容包含现场急救、创伤包扎、科普小讲座等,男护们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讲述的故事通俗易懂,语言风趣幽默,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男护士在教市民如何心肺复苏
“男丁格尔”:越投入,越热爱,越离不开
每条生命的挽回都不是偶然,而是通过医护团队高超的医疗水平与精湛的护理技术共同协作、不懈努力所成就的。
如今男护士几乎遍布各个医院,他们胆大心细、思维敏捷、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成为了护理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更能吃苦、更有耐力,应急能力也强,遇到紧急情况时,男护士往往临危不乱。”
“最难的是自己认同自己。”男护士刘阳说,刚开始做男护士,遇到的每位患者和家属都会带着质疑的口气问“你是护士啊?”个别女患者甚至拒绝他们扎针,要求其他女护士代劳。“遭遇过失落和窘迫,但鼓舞和触动也更多。付出多了,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主动要求让男护士来护理。”刘阳说。
越投入,越热爱,越离不开。“现在有人问我,‘你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要当护士?’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的工作也有意义。”刘阳说,他工作之余也在自学专业知识,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护理专家。
近年来,国家对护理学日益重视,注册护士总数快速增长,男护士人数也大幅增加。记者了解到,2014年同仁医院首次开始招收男护士,截至如今,全院共有28名男护士,其中26名男护士奋斗在医院临床第一线的ICU和急诊室。
“工作紧张繁琐,从上班一直忙到下班,几乎没时间坐下休息,”但工作后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随之而来的职业荣誉感让男护士们颇为骄傲:“看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标,也会让我们充满成就感。”
忙碌的工作之外,男护士们也喜欢徒步、打球等各类运动。更好地健身,也为了更好地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