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环保科普全覆盖模式开启
2019-06-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玩转垃圾分类小程序,赢取神秘大礼;在书店设立专区,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垃圾分类学习内容,更新垃圾分类小知识;走进变电站,了解电磁知识,做环保宣传者……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上海的主题是“美丽上海,我是行动者”,这几天,全市多个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主题活动。

“线上线下”打造环保科普全覆盖模式

由上海市环境科学院研究院联合田林街道团工委等主办的2019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在徐汇日月光商业中心举行,通过“线上线下”的全覆盖模式向市民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理念。

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绿色生活,践行环保互动问答”活动,通过站队淘汰赛的形式增加了互动性和竞争性,进一步普及水、气、土、垃圾分类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知识。同时,志愿者们还专门定制了“上海如何践行蓝天保卫战?”“隐藏在厨房中的‘空气污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3类贴近生活的环保科普主题海报宣传内容,在进行科普的同时,还提供了如何让市民成为环保有效行动者的小贴士。

现场,志愿者们还设计了“宜居上海,绘出心中的天蓝地绿水清”亲子互动环保袋作画活动,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绘出了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家园。    

环保科普的“线上模式”则聚焦今年上海重点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据主办方介绍,环科院自主开发了一款“垃圾分类大挑战”微信小程序,自2018年6月5日发布以来,累计访问量已达30余万人次。今年的六五环境日期间,全新升级的“垃圾分类大挑战2”重磅推出,在徐汇日月光现场的试玩活动吸引了不少人通过手机扫一扫参与。在6月5日至6月7日的大挑战活动期间,游戏得分最高的100名“分类大师”将获得限量版垃圾分类主题地铁纪念票册一套,而挑战得分超过2018年最高分记录4541分者还将收获神秘大奖一份。 

设立专区,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垃圾分类学习内容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也就是说,垃圾分类在上海即将进入“强制时代”,通过法制来规范大家执行分类。日前,亲子家庭来到静安公园,参与由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及静安寺街道联合主办的垃圾分类全家总动员亲子公益活动。

来自越洋商务区网格的党员志愿者们也来到现场为小朋友们“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静安区绿化市容局联合静安寺街道发起了“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钟于行”行动,将在钟书阁静安芮欧店设立专区,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垃圾分类学习内容,及时更新相关知识读本,并展示静安的垃圾分类成果。

当天,“静安区垃圾分类学习成果展示点”揭幕。之后,静安区启创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也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向大家发出环保倡议。

此外,主办方还引进了国际上最潮流的跑拾Plogging创意,在运动中、在游戏中随手捡垃圾并完成垃圾分类的识别。吸引了百余名市民参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