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上海第一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成运营!
2019-06-15 上海

上海城投环境集团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揭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

6月15日,上海第一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在嘉定区马陆镇建成投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的建成运营,是推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大力推进“两网融合”、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为重构可回收物专项转运系统、落实再生资源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区居民将自己家中的可回收物拿到城投环境再生资源服务回收点进行交投。

全品类“兜底”回收处理实现“一网打尽”

自去年9月以来,上海城投全力推进嘉定区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试点工作,截止今年5月底,城投环境布设的再生资源服务点已覆盖至嘉定区12个街道548个居民源,签约企事业单位390家。预计年底还将完成1条示范街道、3个农村示范点“垃圾分类示范点”的打造目标。

为实行垃圾“全品类”回收,打通收运处置全链条,最终实现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上海城投实行全品类“兜底”回收处理,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各类垃圾齐收共管,实现“一网打尽”。再通过与末端处置企业对接,加快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加强可回收物流向流量管理,推动一批符合环保要求、技术含量高的再生资源利用设施落地,提高可回物产品附加值,实现再生资源本地化闭环管理。在此基础上,城投集团积极承担全市“两网融合”托底责任,进一步向其他各区辐射、覆盖。

现场回收人员对可回收物进行称重,打印小票,随后与居民进行结算。

整个6月期间,城投集团将以“上海城投 服务民生 奉献社会——践行垃圾分类,勇当环保标兵”为主题,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重点围绕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工作,组织开展120余场垃圾分类“进工地、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等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在全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收运处置、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工作中发挥托底保障作用。

今年城投集团共安排垃圾处置设施项目18项

6月15日,2019年“上海城投志愿者社会服务月”推进仪式在上海江桥万达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城投的20支志愿者服务队300余名志愿者和垃圾分类青年讲师团成员分赴全市社区、商场、企业、工地等开展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宣传发动和志愿服务工作。

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内分拣工正在操作环形分拣机对不同废塑料进行分拣。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末端功能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的要求,上海城投集团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2018年,城投集团共实施垃圾处置项目15项,全年完成投资27.1亿元,建成渗滤液升级项目一个,新开工老港建筑垃圾、湿垃圾、老港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以及松江建筑垃圾、湿垃圾、嘉定区建筑垃圾和湿垃圾等8个项目。为提升垃圾分类运输能力,城投集团根据湿垃圾、餐厨垃圾等垃圾不同性质和要求,分别设计建造新型专用运输箱体。2018年新增45个餐厨垃圾专用箱,制订了湿垃圾箱体标识设计方案,并根据西虹桥新建污水厂污泥外运需求,与污泥排放口进行对接,对污泥专用运输箱设计完善,满足干化污泥装载实际需要。针对现有中转设施难以满足垃圾分类中转现状,城投集团启动了徐浦基地、虎林基地2座大型中转基地的硬件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具备将各区垃圾分类转运的功能。

2019年,城投集团共安排垃圾处置设施项目18项,计划总投资40.5亿元,包括老港能源中心二期、综合填埋场二期以及相关配套项目在内的6个项目建成投运,新开工金山生活垃圾二期以及奉贤生活垃圾二期等3个项目。在嘉定区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宝山区联谊路等大型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设,使之具备各类可回收物的分类打包、转运、暂存、精分拣、码头吊装、水陆运输等功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