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校第一线:食堂也有新变化,一次性餐具不再免费
2019-07-01 上海

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实施垃圾分类第一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兵分六路走进楼宇、园区、高校、社区、夜市等全市各个地点,直击垃圾分类我先行,青春践行新时尚。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陈嘉音 记者 刘昕璐/文、图

在华东理工大学梅陇路校区,垃圾分类如今亦是热门话题。生活垃圾分类第一天,记者走在路上就能听到不少同学在谈论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区别。

到了中午饭点时分,记者走访了校园内的第四食堂、罗森便利店和学生寝室,发现这三处的垃圾分类工作都完成得较为到位。

在华理的罗森便利店中,干湿垃圾的指示非常贴心。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先后有6名同学进入后方餐厅用餐,并在用餐后将饭盒投放到干垃圾桶内。其中有2名同学由于饭盒内还有剩饭,便先将剩饭倒入湿垃圾桶,再将饭盒投放到干垃圾桶。他们全程小心谨慎,时不时还抬头看一眼上面的指示图纸。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用餐的研一学生小何,他告诉记者:“我是机械专业的,因为还有项目所以假期要留在学校。现在学校里到处都有垃圾分类的标识,想不学都很难。”

在女生寝室2舍前,双控专业的研一学生小倪正将在学校打包的盒饭进行分类倾倒。她先打开盒饭将筷子夹住纸巾扔到干垃圾桶里,再用筷子把剩饭都拨到湿垃圾桶里,最后饭盒一盖,统统扔到干垃圾桶里,动作非常自然。

她告诉记者:“我在上个星期就开始这么做了,因为我喜欢打包在寝室吃饭,所以我吃好后得自己把饭菜分好。今天出门我还特地提醒了我的室友们,今天开始实施垃圾分类。”

据小倪介绍,7月1日起的食堂也有了新变化:打包开始不免费提供筷子和塑料袋了,饭盒也从原来的2毛涨到5毛钱了。

记者就此在华理第四食堂采访到了食堂的劳主任。

“我们希望通过价位的调整,来引导学生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打包和减少垃圾的产生。我们后勤很早就开始筹备了,今天是条例的第一天,华理所有的食堂便开始正式实施。我们不会主动提供打包,台面上的一次性餐具统统都去掉了。学生如果要打包,我们先会告诉他金额。”

记者看到,食堂在窗口上确实发现用A4纸打印出来的通知,上面写着环保标语,并标注了一次性餐具的收费标准:塑料饭盒1元、面碗2元、大塑料袋0.2元、小塑料袋0.1元、熊猫筷0.3元、简易筷0.1元、塑料调羹0.1元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陈嘉音 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