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 美伢:我为巧克力,做了一个公众号
时尚博主、旅游博主、摄影博主……你见过巧克力博主吗?如今,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斜杠青年”已越来越多。截至今年5月,有媒体联合支付宝开展调查显示,仅在支付宝内拥有三种以上“互联网身份”的青年就超过8000万。青年报·青春上海今起将展开系列报道。
“90后”女孩美伢在互联网运营这一本职工作之外,吃遍并钻研全球的精品巧克力,开公号、开微店、研制自己的巧克力。如今,她已是能和众多国外精品巧克力品牌创始人合作、对谈的专业达人了。2年近百篇干货文,大多写于下班后的夜晚,手边放着一瓶酒,不着急,她一点也不觉得累。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缘起:巧克力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美伢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去比利时出差。被问到想要什么伴手礼,想当然就说了比利时有名的巧克力。父亲最终给她带了整整一箱,美伢吃了很久才消灭完。后来,美伢变得懂行,接触了许多更为地道、优质的Bean to Bar巧克力,但这件事她一直记得清楚。
“我挺讨厌‘食谱玄学’那一套的,”美伢说,“那种内啡肽、多巴胺、血清素等物质让大脑产生愉悦感的科学论调,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觉得巧克力带来的快乐,更多来自于食物与味觉连结着人的情感,藏着情愫。”它会被埋在记忆深处,有一天会再被捡起来。
美伢始终记得四五年前,自己第一次吃到瑞典品牌Akesson’s时的味觉震撼:“超市里卖的普通巧克力,味道大多是甜+苦的混合,要不然就是大量添加糖、奶和其他香精,变得很像糖果。但不同的精品巧克力会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风味, Akesson’s是马达加斯加产地,带有很强的酸度和花香,当时觉得口感太特别了。”
从那以后,美伢开始了对精品巧克力“考据式”的研究。巧克力的甜于她而言,不再仅仅是父爱的温馨,而是一个女孩长大以后,找到了一生天职并准备为之奋斗的幸福。
副业:不是辛劳,而是调剂
建筑空间结构专业的美伢毕业后,先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出于对吃喝的喜爱,她加入了“企鹅吃喝指南”,成了该公司最早的团队成员之一。后来,一篇《上海日本拉面测评》让“企鹅吃喝指南”这个提供深度探店测评、食物科普内容的公号圈粉无数。美伢在那份工作中,做过精酿啤酒和日料类的专题内容,并在内容走向自营电商的路径中,帮助搭建平台上的品类,负责整个食品部门。有了这方面经验,美伢现在在阿里巴巴担任新零售运营一职,继续着职业层面的追求。
与此同时,是时候把巧克力事业捡起来了。2017年,美伢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巧盒ChocBar”。互联网本职工作的强度并不小,加班也是常事,再做“斜杠事业”理应很累,但美伢反而觉得是种调剂:“相当于晚上终于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
工作观:上班≠全部人生
“如果你喜欢葡萄酒、清酒或是精酿啤酒,其实有很多种学习途径,包括机构、课程等,来教你认识品类,建立起完整的认知体系。但巧克力界,挺少的。”美伢回忆道。因此,美伢起初在每次出国的时候,特意造访各地的精品超市或精品巧克力店(如纽约的The meadow),每次采购几乎等同于一次扫荡事件;再来就是搜寻相关工具书进行学习,其中不乏全球限量5000本的珍品。
记者打开美伢的公号“巧盒ChocBar”,近百篇文章干货满满。她写过不同精品巧克力品牌的科普解析,如厄瓜多尔巧克力Pacari清新的柠檬草味、立陶宛巧克力Naive背后复杂的工艺探索、来自日本的3个rapper做出的“USHIO”巧克力有多潮等;也有对小白来说更友好的实用打卡指南,如《12家推荐的东京巧克力&甜点店》《一篇有温度的热巧克力测评》;看到《阿丽塔》《恋人絮语》《失恋巧克力职人》等大热影视剧、经典文学中和巧克力有关的桥段,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为了将不易买到的国外精品巧克力带到国内让更多爱好者认识,美伢注册并创立了自己的进口公司,开了微店,在业界知名展会巧克力沙龙中,独当一面,不断和自己认可的品牌方洽谈,将优质的精品巧克力放到自己的微店售卖。
记者打开公号内的链接,跳转至美伢的微店,粉丝数已近37000,老客复购率达14%,冬天生意更好。就微店这一并不是年轻人最主力的购物渠道来说,已经是不错的效果了。有顾客留言称非常吃美伢的选品审美:“犹豫的时候直接问意见也会得到很干脆的推荐,几乎从来没有失望过。”看得出在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之间,美伢已经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口碑,建立起了自己的客群。
══ 对话斜杠青年 ══
记者:你所热爱的精品巧克力,和普通巧克力的区别是?
美伢:精品巧克力的概念,你可以想成是精品咖啡,相比大型连锁品牌更为优质,突出豆子的产地、风味、风土,根据不同产地豆子的特性,进行发酵、烘焙、研磨,其中带入了生产者自己对豆子的理解。比如我前阵子采访了意大利巧克力品牌Domori的创始人Gianluca Franzoni先生,就曾在委内瑞拉待了3年,研究当地不同种植园的可可豆训练味觉。
记者:现在像你一样的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了,你怎么看这种选择多重职业身份的生活方式?
美伢:我确实属于你说的,不愿禁锢在单一身份里的那群人之一吧。就是纯粹很喜欢这样事物,然后去做了而已。我个人觉得上班不能代表整个人生,甚至说生命的意义也不光仅仅在于工作或副业,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事值得倾注心力。这和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有关,只要自己觉得合适的活法,就OK。
══ 记者手记 ══
传统思维认为,上班归上班,爱好管爱好。这种说法或许低估了年轻人们对爱好的认真程度。早已有这么一批“斜杠青年”,愿意花时间在喜欢的领域专精,带着一种做论文的心态将其研究到极致。近几年,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蓬勃出现的垂直领域社区又承载了他们乐于分享和交流的表达欲。例如,喜欢家居设计的,可以在“好好住”上分享自己爆改出租屋的经历;对美妆有心得的,上小红书发布笔记;精通潮牌鞋、跑步健身的,都能找到对应的社区和听得懂自己在说什么的族群。除了旅行、摄影,“博主”“KOL”“网红”可以是不水的、专业的。香水、地图、手办博主……他们带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说。
在本职工作中得不到价值感,于是做副业吗?很明显,记者或外人的这类预设在美伢身上并不适用。
足够热爱是会带来奇遇的。微店的销售收入其实并不会特别高,但美伢还是把这部分获利投入到自己的巧克力品牌JOKELATE的研发中。是的,爱巧克力的女孩,在做属于自己的巧克力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