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 陶冀的“弱冠年华”:边走边画,我是旅行漫画师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陈婷 记者 钟雷/文 受访者/图
1991年出生的陶冀是一家旅行网的新媒体主编,但他更为知名的身份是插画师和旅行博主“弱冠年华”。作为一名小有所成的“斜杠青年”,多个职业身份令陶冀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拥有了更为多姿多彩的人生;而多重的经济收入,也令他在人生选择上,拥有了更多可能。
兴趣使然 他成为旅行漫画师
指引陶冀走到现在的,是单纯的“兴趣”二字。陶冀生于浙江,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学习绘画,培养出了对于绘画的兴趣,“我爸爸是美术老师,妈妈是音乐老师,比较注重对我兴趣爱好的培养。”理所应当地,陶冀选择了动画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主攻插画漫画方向。
大学毕业那一年,陶冀并没有选择和同学们一样进入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而是选择出去旅行了整整一年。长达一年的旅行的资金从何而来?陶冀有自己的储蓄,“大学四年,我成绩经常是第一名,每年都获得了奖学金。”除此之外,他在大学期间已经开始接单画插画,也获得了一部分收入。
一年间,陶冀的足迹遍布国内外。“我在江西呆了一个月,也去了重庆、成都等等,那一年也去了毛里求斯、日本、菲律宾等国家。”毕业一年后,陶冀感觉一个人旅行的日子越发枯燥,便找了一份与旅行相关的工作,“我当时找工作很顺利,看到招聘就投了。”
从一个可以走四方的自由职业者变成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陶冀适应得很快,他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希望跟社会脱离,来上班可以和人交流,顺便有一笔稳定的资金入账。”
而在陶冀的业余时间,他会画一些插画。早在大学期间,陶冀就陆续和一些公关公司展开合作。“大学的时候主要是以接单的形式为主,后来就开始有了更加深入的结合,我开始结合我个人平台的特色,用个人的创意和品牌结合创作一些东西。”
作为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陶冀最知名的身份则是旅行博主“弱冠年华”。由于他喜欢旅行,也擅长画画,他便将两者相结合,随身带一本小本子,带一盒随身的水彩,带一个相机,轻车简从,去各地边走边画,在各大知名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旅行游记和旅行中画的手账漫画等原创内容。
“大学的时候我就喜欢旅游,会通过手绘的方式描绘旅行中的一些东西,手绘美食,手绘一些当地的攻略,慢慢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就开始往旅游博主这个方向发展。”由于漫画风格清新、平易近人,陶冀在诸多旅行博主和漫画师中脱颖而出,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主业之外还有多重副业,陶冀却不觉得辛苦。“画画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休息,那么多斜杠青年的身份都是基于我的兴趣爱好,我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也不会觉得累。”
迄今为止,陶冀已经去过将近三十个国家,八月份计划前往南非,最远到过的地方是南极。由于旅游博主一定要掌握摄影技能,陶冀现在已经是签约摄影师,如今他已经可以自己拍出许多好看的照片,发布在网上分享给他人。“其实我最开始就是想将好玩的东西,换一种方式分享给大家。能发展到如今的人气规模,也是通过了几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陶冀认为,行至今天,他仅仅是遵循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不大喜欢枯燥的、平淡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生短暂,不喜欢在家摊着无所事事,我希望能够多接触新事物,多学习新东西。”
感恩时代 网络与科技成就“斜杠青年”
2013年5月,陶冀在知名旅行网上注册了自己名为“弱冠年华”的主页,至今发表过57篇游记,拥有了将近14万的粉丝。而他名为“弱冠年华”的微博,粉丝数达到了46万。此外,陶冀还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美拍账号(22万粉丝)等,名字统一为“弱冠年华”。
后来由于名气渐长,陶冀开始在自媒体平台上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现在就是尽量每两天更新一次。做完内容之后,我还需要将内容发到好几个平台上去,目前都是我自己在操作。”由于需要保证一定的更新频率,除了旅行相关的内容之外,陶冀还在微博上推出了“弱冠随手画”,上传发布一些与他日常生活相关的漫画,“我随手画漫画的主角一般是我的猫和我自己。”
除了多渠道发布自己的原创内容外,陶冀还选择多样的媒体形式来丰富自己的原创内容表现:“目前主要有图文的形式,偏向于游记;也有虚拟漫画和真实(人物)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增强趣味感;也有纯漫画的形式,还有就是制作旅行手账,以水彩和文字的方式记录旅程,画完后我会将手账拍照上传到各个渠道。现在也会发布视频。”
谈及这些年的付出与收获,陶冀非常感谢互联网与科技的发展。目前,陶冀的许多绘画作品都是直接用IPAD PRO的手绘功能进行创作。“现在科技发展了,我可以真正做到随走随画。”此外,陶冀还提到,如今相机的发展也方便了他的旅行,“现在相机越来越小,像素越来越高,可以随揣随走。”
“我算是赶上了互联网的热潮,微博兴起的时候我赶上了机遇。互联网的兴起,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平台,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获得了很多的粉丝。”在陶冀看来,广大的斜杠青年团体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互联网催生了这一代人,斜杠青年在我看来就两类人,一类人是由于生活压力,促使他们多尝试一些别的工作。还有一类就是我这类,刚好赶上互联网的红利期,无意间就被人们发现了。”
目前,由于5G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陶冀努力跟上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开始多拍摄一些短视频,“视频是今年我刚开始的一个尝试,接下来也会和一些平台合作尝试做一些创意的视频。”陶冀说。
顺其自然 副业令自己更加自由
陶冀的个人作品灵感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取材一般倾向于平易近人并且生活化的事务,在个人的事业发展上,陶冀选择了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将自己的插画做成品牌,是我个人的梦想。但是一方面我又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所以我尽量平衡身体和梦想,尽量往梦想努力,但又尽量保重身体。”
由于陶冀是旅行博主,需要经常出去旅行,为了让自己的副业不影响他的本职工作,陶冀更努力地兼顾好两方面。“在我看来,斜杠青年们只有在本职工作上做得足够优秀,领导才可能放我们多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为了让自己出去不影响本职工作,我们会更努力。”
陶冀向记者坦言,他的副业收入是主业的两三倍,但他目前并不会选择放弃主业,“我不希望成天宅在家里和社会脱节。”
陶冀提到,他的网名“弱冠年华”中的“弱冠”是20岁的意思,他20岁注册了自己的网络账号,如今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他发现在将近三十岁的年龄段上的大多人都会有一种职业危机感,“因为三十多岁这个年龄在公司很尴尬,如果你混的职位不够高,那么有可能会被新人淘汰,你可能也找不到更适合的对口工作。如果拿着死工资,在上海会有压力,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副业能补贴自己的主业。”
在陶冀看来,他的多重职业是自己生活的保障,“如果我仅仅单靠主业的工资,我肯定没有这么自由。”陶冀坦言,多重的收入赋予了他更大限度的自由,“说实话每天挺开心的。”
══ 对话 ══
记者:具有多种职业的你,怎么安排每天的时间?
陶冀:我现在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多开始工作,工作到九点多上班,下班后晚上八点多工作到十点半,十一点准时睡觉。我以前九点起床,现在每天七点起床,会发现每天的时间长了两三个小时,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记者:是否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如今的生活态度?
陶冀:养生,做自己,平常心。我用自己最舒服的状态生活,保持自己健康的状态。我去年熬夜熬得体力不行,明显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我现在强迫自己22点半洗澡,23点闭眼,努力在事业和自己的身体健康之间做出一个平衡。
记者: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如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陶冀:如果没有互联网,我可能就是一个在公司上班的插画师。
记者:怎么看待早早结婚生子的生活状态?
陶冀:我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状态感到开心就行。他们觉得遇到喜欢的人结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对我来说还是太早,我觉得孩子会把自己的后半生锁住,那些未完成的心愿,想做的事情,都可能会没有机会了。在我看来,太早的结婚会把后面的大半生都定死,会不敢为梦想拼搏。所以我现在完全没有进入家庭的规划,虽然我家里人会催,但我觉得我开心还是最重要的,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如果一定要一男一女强迫相处,一定要促成婚姻,结婚在我看来就没什么意义。
记者:觉得自己是一个网红吗?
陶冀:我不喜欢被称作网红,一般这个词都被被联想到开网店卖衣服的。有人支持我,喜欢我,我很开心,但我不觉得我属于网红,我也并不渴望自己一夜爆红赚快钱。我的功利心没有这么强,初衷也就是想画点有意思的东西。粉丝们对我的评价也是这样的,就是觉得我比较坚持、 平易近人,没有那么商业化,比较生活化、日常化一点。
══ 记者手记 ══
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一直都在做自己,“弱冠年华”陶冀过着多姿多彩的日子,却有着一颗平常心。现代社会充满机会,很多时候,记者发现阻止当代年轻人前进的只是自己的缺乏勇气。陶冀选择大学毕业就走四方,去看更大的世界,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路走来如此风光旖旎,何尝不是因为陶冀充满勇气,很少犹疑。
每个时代都有一群抓住时代号角的年轻人,陶冀感谢互联网给予了他平台将自己创作的有趣内容分享给更多人,互联网何尝不感谢陶冀这一批人填补了互联网时代的内核。陶冀是当代“斜杠青年”的代表,他们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了多重的职业身份,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其他人:生活不是只有按部就班这一种方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陈婷 记者 钟雷/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