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萌!军训场上,今年来了“不一样”的教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上海财经大学/视频
“稍息”“立正”“齐步走”……一年一度的军训伴随着响亮呼号在东华大学校园里拉开序幕。今年的军训场上,来了“不一样”的教官,他们是来自学校里各个年级、各个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而在上海财经大学,因承训部队有突发状况,学校临时组织了20多位在校退伍学生担任军训教官,尽管是“临危受命”,但他们表现出的担当和顽强,令人不禁竖起大拇指。
从学长变教官 退伍学生再披迷彩
3400余名东华大学2018级学生被编制为18个连队,开始了军训生活。在今年的军训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在受训学生眼里,他们“帅气又阳光,看上去很年轻,虽然会扮凶,但其实都很可爱……”
同学们口中这些扮凶又可爱的人,就是今年的承训教官。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年的数十名教官不是往年那样来自于在沪部队的现役官兵,而是一群东华“最可爱的人”——重返校园的、曾经的大学生士兵。他们平均年龄22周岁,最小的刚过19周岁。此次,退役后的他们再次身披迷彩,以标准站姿、坚定眼神、亲身示范感染参训学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这些“教官”不仅仅是曾经服役,为了更好完成军训任务,在今年军训开始前,他们还接受了几天的封闭式训练。
来自机械学院的李冬武、董高龙、张辉辉、杨金、余显忠就是退役的大三学生,他们为了带训工作延后了专业实验课、生产厂实习,军训结束后再将课程补上,但在他们看来,学校提供了自己走向部队的平台,并在部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在学校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
四连副连长阿布都库尤步·图尼亚孜告诉记者,在刚接到任务的时候由于担心自己缺乏经验,提出做预备教官,但封闭式培训结束后他转变了想法,主动站出来带训,希望能够为学校、为老师分担责任。
五连副连长林志福是2019届毕业生,曾在云南玉溪服役,服役期间在丽江靠近西藏的地方野外作训半年,在这次带训结束后,他将会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再次去往西藏做至少一年的志愿服务。“虽然已经从东华毕业,但在学校需要的时候,自己就应该站出来。”
日出升日落降 国旗护卫队站上承训一线
除了退役学生,今年的承训教官中,还有来自国旗护卫队的李钮琦、李高宇、吴子越、李浩铭几位学生,他们虽然没有当兵的经历,但作为学校国旗班的成员,他们的日常训练同样严苛,除了国旗“日出而升、日落而降”,日常的训练也从不间断,仪仗队的训练、校园环路的夜跑,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采访中,他们说:“带训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们更有责任感,有种自己是‘旗杆儿’的感觉!我们是旗杆儿,不能倒,不能弯,不能偷懒。”经过几天的训练,无论是退役学生还是国旗护卫队队员,都适应了从受训到带训的转变,每天早早起床带领晨训,晚上训练结束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教学、训练任务,辛苦之余却也收获很多。
在今年的军训“新模式”下,不只是教官,营长、连长、指导员也都由学校老师承担。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明利是此次训练营五营营长,他大一时首次穿上军装正值学校军训十周年,当年他作为一名班长的诸多记忆历久弥新,时隔23年他再次穿上军装,作为一名营长带训,他说,看着受训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健华作为十七连的指导员是第2次带训,相较于去年以配合部队教官为主的带训工作,今年的指导员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有了新的感悟。
有召唤人必达 用行动践行军人风范
无独有偶,今年,上海财经大学也有20多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走上了军训场,展现出的风采让师生动容。他们训练时严格要求铁面无私,休息时却主动送糖送关心的“反差萌”,也被参训学生悄悄po上了朋友圈。
学校武装部介绍,因承训部队有突发状况,学校临时组织了20多位在校退伍学生担任军训教官。这些退役在校学生有的放弃了实习,有的放弃自己宝贵的备考时间,有的退掉了好不容易才抢到的回家的票,还有两名毕业生付成成和路菲更是顶着压力向就业单位请假、延迟报到,大家都第一时间集结到位。
“大家纷纷请缨,要求担任本次军训工作的教官,表现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责任担当,展现出了退役学生群体特殊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武装部部长张满仓说道。
辅导员王蔚分享了印象最深也是最让她感动的一件事。三营四连的教官李钰凡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在一次动作示范卧倒的过程中,由于操场下过雨后,地面较滑,在倒地时,不小心双臂被地面划伤,但是他没有喊一句疼痛,下午仍然像不曾伤过一样,给同学们做摔跤示范。“很多同学心疼到跟我讲,说辅导员小姐姐,您跟教官说一下吧,我们教官受伤了,不要让他再摔跤了。可是,李钰凡教官靠着顽强的意志云淡风轻地说没关系,在部队里这点伤不算什么。”在王蔚看来,李钰凡作为教官也是学长,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家做出了示范,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大家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倔强。
军训教官代表瞿泓樵同样是一名退役在校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他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所带的五营三连,“你们为什么要参加军训,军训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让你们走队列”,当时,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于是,瞿泓樵给他们讲述自己亲历2017年中印边境“洞朗对峙”战友的经历,给他们讲了中越边境上为了边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而默默奉献的解放军扫雷队,给他们讲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扫雷战士杜富国,让学生们知道,当我们在安心学习的同时,有那么一群和自己一般大的同龄人在为祖国负重前行……
“我相信,很多同学对于军训终究会有重新的思考和感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用心的做答,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答案。”瞿泓樵说道。他希望,经历过军训,学生们都能在以后的学习上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路高歌向前,乘风破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上海财经大学/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