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企业争做“垃圾分类之王” “变废为宝”商业模式仍待检验
2019-07-09 专题

7月,上海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更多城市正在加入这个序列。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到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少人已经嗅到其中的商机,那么,创业者们聚焦这个领域产业链背后的哪些机会?创投们又是如何布局产业链的呢?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创业者和创投机构。

青年报记者 孙琪

>>>调查

硬科技争做“分垃圾”王者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已经渐成共识。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环卫企业、创业者还是互联网巨头均关注到绿色环保的趋势,涉足该领域。记者在知名泛互联网创业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及商业服务商“IT桔子”的网站上搜索关键词“垃圾分类”,找到“垃圾分类”相关的企业多达1100多家;天眼查资料显示,近一个月,垃圾分类相关新公司的注册数量超过100家。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型创业者正让垃圾回收逐渐成为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比如米尺网络。

“我们进入垃圾分类行业的初衷比较偶然。”米尺网络创始人兼CEO裘勇刚对于自己的新产品——“垃圾车分类智能管理系统”颇为骄傲,该系统应用于垃圾车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干垃圾、湿垃圾的混装,解决分类问题。

作为诞生于沪上知名孵化器云赛空间的第一期校友,裘勇刚告诉记者,其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围绕绿色环保与节能领域提供高科技的产品与技术服务。去年,该公司一位员工所住的小区被指定为上海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有一天,这名同事中午吃饭时跟大家吐槽,小区的居民们认认真真分拣好了垃圾,但垃圾车装运的时候,经常因为各种因素装错了、装混了,导致居民们很多人力投入工作白费了,而到了垃圾分类发电厂,工人又要重新做大量的重复工作。

这个话题瞬间点燃氛围,一群同事顺势就此开展头脑风暴,是否能够运用物联网技术来对垃圾分类做出些改变。经过市场调研,最终他们基于公司已有的物联网平台开发出“垃圾车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其中运用到了视频识别、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称重、电子围栏、轨迹偏离等物联网技术,还有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从而能够全自动、智能化、高准确性地识别违规混装、多方警告、规避、通知等等。

“我们公司与某区绿容局针对实际需求反复梳理了几个月时间,软件多次迭代,AI算法不停优化,软硬件已顺利联调成功,即将有真正的落地应用。”裘勇刚对市场前景充满希望。

>>>观点

单纯依靠回收难支企业发展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垃圾分类或将成为环卫业务下一个发掘价值的富矿。某上市环卫公司董事长估算,我国垃圾分类行业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00亿元以上,未来可能会更大。很多企业早已在这个领域跑马圈地,但并非家家都生意兴隆。

“吃”垃圾,“吐”现金的智能垃圾回收箱,是如今颇受欢迎的一类项目,相比米尺网络的踌躇满志,垃圾分类知名企业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黄狗”)近来颇有些头痛,盖因该公司负面消息缠身,且有消息称该公司面临着破产重组。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4月起,“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柜在北京、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率先投放,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在全国33个城市投放10000多组。小黄狗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该公司确实面临破产重组。“主要是因为之前的股东之一涉嫌违法,公司为保证正常运营,申请破产重组,剔除这部分资本,以保证资金及股份的安全性。”其强调公司产品研发、经营正常。

那么,这样高科技的智能垃圾箱盈利点和盈利能力如何呢?

“单纯依靠回收的盈利比较有限。”“小黄狗”负责人坦诚,但他们除了大家能看到的有价值的可回收物,还有B端客户、广告、物流等增值服务,这些都是该公司的盈利点。

垃圾分类已经打开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市场有观点认为类似“小黄狗”之类的漂亮智能垃圾回收箱和垃圾回收桶,看起来很美,但商业道路能不能走通,还有待检验。

不过创投人士持不同观点,比如“爱回收”的投资方,上海君方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胡能良。

他介绍,爱回收是其在张江895创业营路演时候关注到的,看好它的原因首先是这个项目属于环保类。“我们觉得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国家会对环保越来越重视,项目大方向没有问题;其次爱回收主要着力于废品回收,他们通过短短大半年时间完成了所有硬件的设计、开发、软件调试等,完成了小批量回收柜的正式运营,整个回收环节用户体验很好,称重、互联网注册、支付等均不错,该项目初步具备了投资的条件。”

胡能良认为回收废品运营如果控制得好,是可以盈利的。比如爱回收的创始人就将成本控制得很好,研发投入不大,回收柜正常情况下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企业的盈利可以预期。“所以在爱回收邀请我们投资的情况下,我们当即决定以借款形式建立合作,经过调研后很快转为投资。”

>>>难点

垃圾分类产业 仍需政府援手

对于垃圾分类,无论是机构还是创业者都认为前景和“钱景”可期,但其发展需要政府援手。

上海证券认为,垃圾分类的推进对固废全产业链均有影响,前端完善收运系统,终端打开湿垃圾处理市场,也是后续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裘勇刚则表示,垃圾分类至少有5年时间窗和预估万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这个领域很可能会产生巨头型上市公司的商业体量。但创业型企业进入垃圾分类领域有几大难点:产品开发很难,要找准落地点,结合专业知识很难;销售很难,环保是政府导向的行业,销售如何能进入政府的采购名单,怎么跟环保局、环卫打交道,很多创业公司并不擅长;现金流是考验,因为政府的支付周期都特别长,如何控制好现金流,保证公司的良好运转就非常重要;周期与耐心的考验。垃圾分类项目是周期非常漫长的业务,创业团队就特别需要有耐心,需要有战略定力。

“小黄狗”相关负责人也介绍目前该行业有一些困难,比如目前垃圾分类方面的建章立制不够完善;不同地方政府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和落实力度不一,对互联网垃圾回收有效推进影响不一;创业型企业需要政府予以政策及资金扶持等。

>>>对话

创投把脉“垃圾分类”关注固废产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

垃圾分类工作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创投是如何看待垃圾分类产业链加速发展以及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呢?上海君方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胡能良和中汇金集团高级合伙人苗延飞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青年报:随着垃圾分类政策逐步实施,产业链背后将涌现怎样的创业机会?难点在哪?

胡能良:垃圾回收项目涉及面广泛,和家家户户的老百姓密切相关,这个应用场景可以获得很好的流量入口,微信和支付宝都在抢占这块市场,因为每个回收柜都有监控、数据,是个很好的大数据收集器,这上边可以叠加很多应用,如果能够配合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对于老百姓、企业、政府是三方共赢的局面。

难点么,像“爱回收”这样的项目需要硬件、设备投入,是个重资产项目,需要很大的启动资金,这些会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如果能够获得银行的资信支持,那就更好了。

苗延飞:垃圾分类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分类投放、收运和下游的处理处置。整个产业链过程中“转运车的技术升级及数量需求”、“餐厨垃圾及厨余垃圾的处理”以及“有价值的垃圾回收”具备较大的投资机会。

环卫车装备的技术升级需求及数量需求,(区别以往的垃圾混装转运车,垃圾分类后必须实行分类收运,分为有害垃圾清运车、可回收物清运车、湿垃圾清运车、干垃圾清运车四种)进而带动相关特种车辆公司业绩提升;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缺口大,尤其是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改良和运营市场改善,催生垃圾处理新技术新项目以及工艺改进,成熟有规模的企业具备优势。

青年报:作为创投机构,您会如何布局垃圾分类产业链?

胡能良:我们首先着重于末端(小区端,回收柜)、然后顺着往上看,比如打包站、分包中心、对接纸厂,垃圾分类投资重点在于源头,毛细血管通了,工作做到位了,产业链才具备拓展的条件。

苗延飞:垃圾转运及后续处理环节,已有一定数量的成熟规模企业,是投资机构可重点布局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创业门槛。

从居民家中到垃圾集中点这个环节尚是不规范及相对空白地带,如何有效地解决居民心中的这个痛点,是具备创新开发点和市场空间的,也是各大企业未涉及的领域。优点是市场大,缺点是易复制,易形成恶性竞争。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