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从哈佛回来,只为了做垃圾分类!走遍88个小区……
2019-07-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周春,“80后”,上海人。曾用八年时间行遍全国,醉心于大自然。后辞去公职,止步于青藏高原, 倾心保护野生动物。赴哈佛深造、学成归来后,她于2018年创立辅导垃圾分类的公益组织“圾不可失”,目前为止已帮助过88个沪上小区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

从长江源到波士顿码头,确立此生志愿

几年前,当上海姑娘周春辞去公务员之职,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守护一种叫斑头雁的动物时,她回想起过去令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深驴友”生活,忽然感到肤浅:“一次次重复的旅途,又有什么意义?我在这里,到底为了什么?”

复旦毕业后,周春考上了公务员。在外人看来,高学历、稳定工作、稳定收入,她走的,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种范本般的人生路。然而,内心的焦灼,只有她自己知道。

“工作只是两次闪耀的冒险之间无奈的平庸时刻。”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周春就跑去旅行。五年在职期间,一有假期,周春就背起行囊,夸张时五天年假能跑八个省。彼时的她,完全是一副和朋友喝酒谈天、摄影听歌的洒脱不羁文艺青年形象。

浪迹的灵魂最终在大自然面前停下。辞职前,周春去了趟塔斯马尼亚徒步,被澳洲的蓝天白云和敢跟人抢地盘的野生动物打动,于是在辞职后申请去“绿色江河”环保组织做志愿者,守护斑头雁。

无人区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凿冰取水、人力踩踏净水、食物匮乏……但周春却深深着迷于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的信念感。“我觉得自己以前的境界好小,我所做的一切都为了排解自己微不足道的苦闷,而同行的成员们,探险家、高原病医生、摄影师等人,却是在试图拯救他们热爱的山川大海。原来除了谋求生存的日常和拉风的在路上,还有第三种生活。”这让周春的脑中第一次萌生出了目标、奋斗、信仰这样的关键词。

周春的第二次“觉醒”发生在波士顿。本是给丈夫陪读去的,后来申请参加了波士顿码头协会的一个项目,针对海平面上升的危机,邀请全世界的设计师团队重新设计、改建存在被淹风险的建筑。“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可能永远是那个骄傲于自己名校毕业生身份,鼻孔朝天仰望星空的所谓社会精英。”周春说。

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分类,是现阶段的刚需

为了在实践的基础上更系统地学习公益组织的运作,为回国创业做准备,周春在波士顿的第二年选择入学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公益组织管理及社会企业运营。当时的周春已怀有五个月身孕,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想过,这是她此生最坚定的时刻,因十分确信,一生的志趣已经想清楚,路就在那里,就丝毫也不怕。

至于回国后最终选择了垃圾分类为切入口做公益,从小住得离老港填埋场不远的周春有话说:“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家旁边的滩涂和斜坡都被其他地方偷倒过来的生活垃圾给填平了。”

7月1日,垃圾分类条例正式在上海施行。在周春看来,垃圾分类是现阶段的刚需:“由于饮食结构的关系,美国的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重少于20%,用厨余粉碎机直接打一打,下水道冲走就可以了。但在国内,湿垃圾的比例高达60%,填埋越来越没地方,焚烧产生的燃烧率、废气排放问题又很严重,所以我是特别支持从居民源头做起,自己把湿垃圾分出来的。上海每天有20000吨生活垃圾,如果真能减到每天2000吨,我们就再也不用建新的填埋焚烧厂了。”

创立“圾不可失”公益组织后一直到现在,服务过的88个小区都是周春他们一个个亲自找上门去谈的。一开始还需“曲线救国”一下,如在嘉兴路街道,周春是先接了个小项目,作为讲师给街道里的垃圾分类负责人讲了几堂课,效果不错,取得街道方面的信任后,才被分配到了一个示范小区泰景苑做垃圾分类。

最初会受到阻隔、不理解,如此迂回,是由于居民方面对垃圾分类的陌生和排斥,还和小区类型、环境有关系。如,最难做的那种小区在每个楼层里都有垃圾桶,如果要定时定点,就必定要撤掉楼层桶,引发居民不满。那是2018年6月左右,垃圾分类在上海,被接纳还存在难处。

周春第一个成功做起来的小区是杨浦区延吉街道的控江西三村,老式小区,共有1367户,户数并不算少。最令人头疼的是,高空抛物、随地大小便的情况都有。在进到小区里督导居民,或组建小区内部的志愿者团队时,周春会培训得非常细,从将心比心出发,运用一些话术,争取“融化”居民的心:“讲理念太大了,但如果跟居民讲,垃圾桶撤掉以后就不臭了,干净了就没有蟑螂了,他们会听。”

  == 对话周春和她的小伙伴们 ==  

记者:你最近接受了一批媒体采访,故事曝光后,如何看待存在在你身上的标签和质疑的声音?

周春:听到最多的质疑是哈佛回来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其实我申请哈佛就是为了回来做环保,哈佛只是一个“手段”,总不能因为“手段”放弃“目的”吧。大家很吃惊,我挺讶异于大家的这份吃惊。我心中最主要的一条线是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公务员辞职、求学,都是自我寻找的过程,寻找什么是自己最认可的生活方式。寻找到了以后,照着这个做就好了。

记者:在国内做环保公益组织困难吗?你们的现状如何?

周春:的确,在国外,当政府和企业失灵,公益组织就会填补上,这三方是并立的,地位平等。外界也十分看重公益组织这股来自社区的声音,并且认可其是专业的。国内这股力量比较薄弱。事实上,做完88个小区之后,尽管成效确实非常好,但就是再也没有人来找我们做了,因此接受媒体采访也是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途径之一。之后我们打算再探索其他模式,是不是条例出来后,街道的需求有所改变?或是其他后续的配套项目是不是有更多需求?

记者:愿意加入团队全职工作的同事,当初是抱着怎样的想法?

刘菁斐:我5月加入,是在一个叫NGO发展简报的网站看到招聘信息的。回国前,我在日本研究非营利组织,做理论研究。加入这个团队后主要做项目助理,落地实践,和居民沟通、培训。我们人少,什么工作都做,没有分得那么细,就相当于创业公司。一开始我会以为垃圾分类这个事跟居民素质关系挺大,但后来发现没有那么大。居民人都挺好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耐着性子去沟通。当他发现周围人在改变,他也会改变。

最早的成员之一小A:2018年10月我就加入了,一开始只有我跟周春老师两个人,拿下了大部分小区的工作。我大一、大三时去过两次非洲做志愿者,一直蛮想做公益的,哪个领域都行。英国留学回来后,碰巧看到这个机会,就来了。待遇就是普通社工的待遇,我们团队很好的一点,就是大家来这里不是为了赚钱,薪资方面能保证日常生活起居就OK了,不是只为了钱来这里的。

  ==“圾不可失”指导垃圾分类的九步法 ==  

1. 分工协商:将物业、居委、业委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做,把意见和问题摊在台面上讲清楚,定好初步方案。

2. 前期调研:按照评分体系给各个小区打分,多少分能做出什么样的垃圾分类效果,都不一样,评分体系也会视情况调整。

3. 氛围营造:贴海报、喇叭喊话的都有,不同小区的风格都不一样,挺有意思。

4. 团队搭建:组建小区内的志愿者团队,挑选队长。

5. 硬件改造:设施方面的改造、更换。

6. 社区联动:调动各个环节上的部门,如物业,大家一起参与进来。

7. 执勤督导:按照流程培训志愿者,定期巡视。

8. 快闪市集:原创活动,如垃圾分类飞行棋小游戏等,较多受到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9. 成功巩固:巡查,做得不好的再返工。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