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暑托班 | 班上出现“洋面孔”,白领志愿者教小朋友学垃圾分类小常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首席记者 范彦萍/文、图
“老师,我明年还想来暑托班!”这是宝山路街道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一名孩子的心愿。LPT双语课、Apple+ Kids设计课……静安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国际范儿让孩子们念念不忘。静安区团区委副书记、区少工委主任陆迪表示,今年静安区暑托班课程设置更具国际范儿。团区委整合政府部门、区域化团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公益课程菜单,配送总课程达4326课时(平均每班52课时)。在学员方面,不少班级中有上海学籍的“外国面孔”。在课程中首次引入双语学习、发现静安美LPT、思维导图训练等课程。此外,团区委还结合垃圾分类新时尚、红色寻访等主题,开发了线上小程序“领巾心向党 小小追梦人”,共有7万人次参与打卡。
学员家长和区域内白领化身志愿者授课
南京西路街道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爱心实践课程非常有特色。日前,来自恒隆广场的“恒隆一心”志愿者团队与暑托班的学员组成了临时家庭,开展了邬达克路线城市捡拾环保参观活动,从恒隆广场一直到邬达克建筑的“绿房子”,一路走来,边捡拾垃圾并分类,边沿途发现静安的美,小朋友们在恒隆党员等员工志愿者的一起带领下,学习垃圾分类小常识,并在过程中体验静安老建筑之美。
毕马威的志愿者也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常驻老师”了,他们每年都精心设计课程,带给学员们惊喜。开班后没多久,他们就为学员们带来了认识天体、生命是我们珍贵的礼物等系列课程,除了有认真准备的课件以外,他们还结合学员的年龄特征,设计了趣味好玩的游戏,在寓教于乐中传授新知识。
此外,城管中队的志愿者为学员带来垃圾分类课程,蔚来汽车专门为暑托班设计了汽车发展史的专题课件,还有上海棋院、建设银行智慧银行、上海历史革命纪念馆等单位也向学员们发出了邀请。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来自社区的党员张大爷,擅长书法,并主动愿意来暑托班教授书法课程。
南京西路街道团工委书记胡娴静介绍说,在暑托班招生前期,在听取家长代表们的意见后,南京西路街道暑托班特别设置了晚托班,每天四点半到六点,不仅如此,暑托班的志愿者几乎每天都8点不到就到岗,让上班比较早的家长可以提前将孩子送到学校。其中,不少家长都对暑托班的这项贴心设置表示满意和感激。有位白领家长表示,她找寻了许多机构都无法让她每天很早将孩子送到办班点,但在南西,不到8点她就能将孩子送达再赶去公司上班,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而晚上五点多下班,正好接上晚托班的孩子一起回家。
不少家长都觉得,爱心暑托班的开设收费较低,也帮助解决孩子的看护问题,是一件保障民生的政府实事项目。“学校为什么每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过马路为什么要看交通信号灯?家长为什么必须要给小朋友打防疫针?”一连串的问题让小朋友回答的兴致高涨,答案五花八门……这是暑托班学员李卓尔的家长李律师在与同学们互动的一个场景,随后李律师从法律的角度一一为大家阐述这一个个问号背后的故事。在胡娴静看来,家长志愿者愿意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来为暑托班作贡献,这是双向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也为增加暑托班办班力量开拓了新的路径。
树立“一班一品”, 配备“安全卫士”
今年静安区共开设42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办班点,办班密度为中心城区首位。陆迪介绍说,团区委鼓励每个街镇办班点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身心特征、课程特色、街镇特点,树立“一班一品”,如宝山路街道的小记者采编班、石门二路街道的红色阅读导赏班、临汾路街道的绿色风尚环保班等。宝山路街道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第一期已接近尾声。有一个小男孩第一天来暑托班时,老是嘟着嘴,表示不愿意暑假也出来上课,但是就在收集意见时,这个男孩非常开心地对班主任说:“老师,我明年还想来上爱心暑托班!”
“安全是暑托班工作重中之重,静安区为暑托班孩子们构建起升级版的安全网络。”静安团区委书记陈力表示,本着安全第一让家长放心的初心,团区委针对各街镇办班点情况,制定一整套包括应急预案、场地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内容的工作手册,形成“一班一册”台账资料。每个办班点配备静保公司的“安全卫士”在上下课高峰时期为暑托班孩子们保驾护航。同时,在每个办班点的教室和走廊统一安装了安全监控设备,通过技防措施进一步保障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首席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谢彦宁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