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暑托班|大学生志愿者用彩虹糖溶解实验,向小朋友展现食品着色剂魔力
2019-07-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你以为彩虹糖“由内而外”都是彩虹色的吗?这两天,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全新食代”科普队成员们在金敏凤博士的带领下,先后在古美文化中心、古美社区学校、东兰邻里中心等暑托班上,对青少年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活动,用一款溶解实验,让小朋友亲身破解彩虹糖高颜值的秘密。

彩虹糖按照颜色被摆在盘子里,注清水后等待色彩的溶解。几分钟后,小朋友们惊喜地看到糖色渐次分离,盘子也根据彩虹糖的摆放位置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七彩色块。一边指导小朋友们动手探索,志愿者们一边开始了具体讲解。

“彩虹糖的溶解实验色彩斑斓,更符合小朋友的喜好。”金敏凤告诉青年报记者,做这样一款实验,可以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用食品着色剂包裹的糖果比普通白色糖果可以提供消费者更多色彩的吸引、享受和愉悦,增加感官的吸引力,同时,这些着色剂仅仅是在糖果的表面包裹,而内部是没有颜色的,改变了小朋友们以前对于整个糖果内部都是有颜色的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

此外,亲手实验也验证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使用规则,即在达到增加颜色的目的下,尽可能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所以只在糖果表层裹有色彩,内部是不会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的。适量食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据了解,“安全新食代”科普队就是希望用自己带动暑托班的孩子们一起揭开”食品添加剂”神秘面纱,提升青少年食品安全科学素养,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食品级添加剂,学习区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减少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的“谈添加剂色变”的惶恐心理。

记者获悉,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是上海市教委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专业教师金敏凤博士获得2019上海市科委科普指南项目,此次带领食品专业、教学论专业相关老师们针对国内青少年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有欠缺的现状,结合师范大学的教育特色与食品科学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开发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课程。

“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使信任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决定性。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信念和行为(KAP)的获得和形成,将影响其一生的食品安全习惯,提升食品安全的科学素养,有助于理性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金敏凤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谢彦宁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