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万“老漂族”的困境:家乡回不去,异乡融不进
2019-08-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说起“北漂”和“沪漂”你肯定不会陌生,那是一群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但是在他们身后,有一群“老漂”同样值得关注。“老漂族”是指大多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来到子女居住城市的随迁老人。对他们来说,晚年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更是一场“精神上的移民”。来自上海大学的一个实践团队利用暑期走访了嘉定区的各个公园、广场,想要了解“老漂”的真实状况,成为他们的传声筒。

◤吾心安处是吾乡◢ 走访“老漂”们的聚集地

面向“老漂”的探访源于一次公车上的见闻。车上,两位老人正在唠着家常,一位说他们家是爷爷负责上学接送,奶奶负责做家务带孩子。另一位马上接过话茬:“你还有人分担,我老伴儿回家了,家里买菜、接送补习班、烧饭、打扫都只能我一个人来。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带,找保姆不放心!”

带着孙儿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描绘了一幅“沪上老漂日常图”。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统计,在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占了7.2%。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比例高达43%。

这同样也引起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研一学生何潇的兴趣:“这样的家庭现象很常见,他们和子女住在一起幸福吗?会不会产生矛盾?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想成为“老漂”们的传声筒,带着这个目的,何潇和她的小伙伴们开始了探访计划。他们将嘉定区按照政府的行政规划划分成12个区域,并选取了访谈核心地点13处,围绕各地点及周边进行走访调研。“公园周边往往有多个居民小区,还有幼儿园、小学,现在天气比较热,老人们都喜欢晚饭后带孩子出门乘凉。”傍晚时分的公园是“老漂”们在上海的聚集地,也是了解他们的最佳场所。

下午五六点的阳光依然毒辣,何潇和同学们带上纸笔,前往各自的探访地。每次的探访基本要到8点结束。起初,公园凉亭里来了个年轻的新面孔向他们打听生活状况,老人们还有些腼腆,但小组成员们诚恳的态度让老人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希望每一位“老漂”都能幸福

“我当然想回家啊。可是我已经在上海呆了7年了,回去了反而不适应啊。”一位老漂这样对何潇感慨。她了解到。老人大多是迫于家庭情况无奈进行老漂的。“很多老人都告诉我们,如果不是非得带小孩他们是不愿意到上海来的。”

在南翔镇的银翔湖公园,一位老人告诉团队成员,自己最怕生病:“年纪大了常常有个头疼脑热的,但是异地医保没办法用。”很多老人都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但在医保无法报销的情况下,就医和用药费用就会十分高昂。他们还发现,有些老人会选择身体不舒服时不告诉子女,想自己忍过去,还有一些老人会定期回老家开药服用。

语言不通、缺乏交流、观念差异、经济压力都是“老漂”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看到这些老人们,何潇想到了自己的外公和外婆。在她的老家,外婆外公也是为了带年幼的表妹从县城搬到了市里。“他们从最开始的不适应,慢慢调整,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还学会了互联网,没事的时候就去旁边景区散步。所以我从私心来说,也希望像他们这样的老人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身在外地,但能过得幸福。”

有一位来自四川西充的婆婆告诉小组成员,自己有一儿一女,这两个子女又分别生了两个孩子,她来上海12年,四个小孩出生,她就一个接一个带大,现在正在带的是最小的,才1岁多。同学们惊讶地说:“老人家,你也太不容易了,你的老年生活不就全部被带小孩占据了吗?”然而这位婆婆却笑着表示:“生活本来就是帮来帮去的,有孩子在身边我也很开心。” 

看了形形色色的“老漂”,实践小组越发觉得应该当这个“传声筒”,想给政府、社区提提参考建议,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虽然我们团队只是大学生,但我们很希望用绵薄之力能做点什么。这些老漂老人为了子女放弃原有的生活环境、人际网络,等到‘功成名就、完成任务’时,可能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故乡了。所以我们更要为他们在上海创造一个能安心的‘故乡’。”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