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博物馆,探索奇妙夜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今夏,上海“夜游博物馆”的活动和天气一般如火如荼。如果夜游还不能满足你对博物馆的好奇心,或许你可以尝试住进博物馆。这并不是异想天开,从今年5月起,上海玻璃博物馆就变身成了一家真正可以入住的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安然入眠,这听起来似乎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从“帐篷夜”升级为艺术公寓
对于上海玻璃博物馆来说,“夜游”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而是他们打从创馆之初,就一直延续的传统。每年从5月1日至10月31日,博物馆园区都会在每周五、周六开放夜场,延长开放到晚上九点。今年,他们又玩起了新花样——博物馆艺术公寓。将原先为驻留艺术家准备的,利用率不高的公寓开放给公众。
张琳,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兼执行总裁
据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介绍,在开放博物馆艺术公寓之前,大受欢迎的亲子活动“博物馆奇妙夜”就曾是每年暑期的常设项目。但是,在博物馆里安营扎寨的“帐篷夜”虽然有趣,却舒适度不足,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夏天常常满头大汗却没法洗澡,这让活动体验有些美中不足。
不过,也正是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玻璃博物馆对举办夜间活动有了自己的心得,运营模式也日渐成熟。作为上海博物馆协会的副会长,对于此次博物馆联合开放夜游项目,张琳给出了积极的建议:“今年协会在讨论夜游项目之初,他们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怕没有观众来参加,怕成本上升的负担等等。我说你们放心,我们已经开展了八年的夜场活动,其实效果是很不错的,因为夏天大家都喜欢到外面去寻觅一些有趣的内容。”
张琳开放艺术公寓的灵感来源于日本直岛的安藤忠雄美术馆,“可以住在美术馆里,在里面吃早餐,我觉得这种体验非常吸引人”。再加上“帐篷夜”已经举办了六七年,他希望能够寻求突破和创新:“我们去年有一个展览,叫‘破碎’。讲的是两层意思,一个是‘玻璃总是要碎的’,就像人总要面对死亡一样。但是你不能以为玻璃碎了就是终结,碎玻璃依然是有价值的。另外一个层面是‘打破’。有很多固有的东西会影响你进步,一定要打破。你要跨界,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生。”
越夜越美丽
“我觉得,晚上来看博物馆,跟白天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玻璃这种材料在晚上来看会特别美。”在张琳看来,夜晚的玻璃博物馆有很多看点,比如园区内有非常多的霓虹灯,这些闪烁的霓虹灯随处可见,为园区增色不少。如果住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静下心来细细观赏整个博物馆的角角落落,展览、剧场、餐厅,还有屋顶的花园等等,你会发现曾经看漏了很多风景。
至今,博物馆已经开放了四间各有特色的艺术公寓。首批开放的两间公寓位于博物馆园区最核心的位置,与两个特色各异的文化广场相邻。西侧有彩虹礼堂、艺术写字楼、博物馆展厅等。而东侧,则是重获新生的艺术广场和户外舞台。同时,它们也被各个主题场馆所环绕:博物馆主馆、设计新馆、玻璃迷宫、热力剧场等。而最新开放的两间“镜像屋”则和博物馆的9号馆“幻梦厅”只有一墙之隔。它们一方面和博物馆紧密相连,同时,又位于一幢在外观上相对独立、既精致又别致的建筑之中。
为了让夜间活动更为丰富,除了延迟关闭展馆之外,玻璃博物馆里颇受关注的热力剧场也被安排在夜场时间加演。剧场里上演的是以玻璃为故事主角的演出,通过音乐、舞台、灯光和娴熟的玻璃技艺表演,将玻璃的不同形态以更有张力的形式展现出来。
夜场开放期间,还有丰富多样的公教活动。比如,近期博物馆策划了一次心理剧工作坊活动。这次工作坊是基于玻璃“脆弱”及“易碎”的特性,来探讨生命中的挫折、失败和痛苦。
此外,博物馆还结合了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进行了一场有关唐代器用的讲座,为大家讲解了唐代生活器用中玻璃器、金银器所蕴含的美与智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从夜间经济探索博物馆美学新空间
“我们的门票收入,从刚开馆时一年只有20万元。发展到去年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翻了一百倍。”这也得益于他们对博物馆夜间经济的挖掘。对博物馆来说,政府推动“夜间经济”是一个契机,鼓励大家出门探索夜间的娱乐方式,“这对我们肯定是有利的。随着今年夜场参观人数的增长,也证明了政策的利多”。但张琳也总结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对普通大众来讲,政府是否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让市民们享受到优惠的夜间票价。另外,配套的公共交通非常重要,是否可做相应的调整来配合夜间经济的发展。在这些方面都还存在有待改善的空间。”
张琳说,未来玻璃博物馆里的艺术公寓还会越来越多,并进行统一规划发展,他希望将博物馆社区化,“博物馆应该成为城市居民的文化客厅”。张琳所推崇的博物馆生活方式,是通过博物馆引导大家提升对生活品质和对美学的认知,“我们叫共享美学新空间或共享美学新生活。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我认为,博物馆有责任去引导大家慢慢转变观念。”他们还希望创造一套博物馆自负盈亏的良性发展模式,再将其标准化,并把这种模式推广到中国的其他城市,让这种博物馆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存在于上海,也能在其他城市发展下去。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