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中国已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排头兵
2019-08-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2004年因为在“经济政策的相容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芬恩·基德兰德先生今天出现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未来金融主题论坛上。

这位近年来多次来中国的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已经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排头兵。

问:您怎么理解科技金融和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改变?

答:我意识到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发展,在之前看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国有银行通常更喜欢大公司,更喜欢国有公司,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初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融资。在其他国家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他们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一些自身资产不是很多的公司进行创业。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不同国家的金融业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某些国家科技发展得非常好,比如说他们提供融资,他们会监控在一个公司里面发生的事情,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资助这些公司。所以我明白人工智能的确是应该得到资助。

问: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进入当前的科学技术和市场环境?

答:预测科学发展是很难的,但是未来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把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会对这个项目非常有效果,人工智能能够让金融业在银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中国已经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排头兵,已经是这方面的领头羊。

问: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也有一些大的稳定的趋势和方向,您未来可能会有兴趣研究这个问题吗?    

答:整体来说我对科技方面的变化是非常感兴趣的,所有科技领域的变化我都非常有兴趣,因为整体上可以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毫无疑问是非常非常有前景的,所以在宏观经济学角度也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促进亿万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5-10年内,许多国家可能会发生大的人口数量的变化,许多国家人民的寿命会增长,25-65岁之间的人群对比退休的人的比例,过去大概是6.2%,现在减少到3.1%,这个比例在这个世纪结束的时候会降低到1.6%。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由于能够工作的人口在减少,因此如果科技进步,能够有机器人来代替人类,提高一些工作效率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技术在快速进步,但是短期内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人推动这个进步,所以我们希望在教育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

问:您所说的重视教育阶段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阶段比较好?

答:每个人偏好不同,我认为如果孩子们在小时候学一些新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可能小时候对孩子多灌输一些学术方面的内容,在未来更有效率。在教育领域数学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经济学、工程等等一些领域都是非常有用,比如说一些定量的学习,通过一些定量的研究能够让我的预测变得更准确。一些研究说高中怎么调整教学重心,也研究了大学阶段到底怎样的效率最有效果,通过这些不同的调整可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问:AI会不会帮助我们政府来制定一些类似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或者是银行的金融政策,从而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

答:这方面我是很乐观的,我认为是可以帮助政府的,但是这个也很难预测,因为政府确实越来越依赖数据来做出判断,比如说他们会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这个在未来确实会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在政策制定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相信政府,比如说财政方面的政策,这样他们才能够让未来的行业变得更好,能够让未来整体生活水平指数更高,所以我认为在短期内,在人工智能或者数据方面的影响,可能会有限,但是长期来看就不一定了。

问:对中国的人工智能有什么期许或者是建议?    

答: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开始阶段的开始阶段,我非常期待人工智能改变中国的金融业、银行系统,帮助我们找到有前景的项目。

 == 相关 == 

金融领域的未来业务形态正在涌现

“在金融领域,一些未来业务形态正在涌现。”在今天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未来金融主题论坛上,上海合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镇立新这样描述AI+金融的未来。    

他认为,未来金融从形式上会有较大变化:传统网点会萎缩且转型,人们会依赖手机互联网办理业务,随着5G和可穿戴设备的升级,金融服务的接点接口会越来越多,智能风险门户、自动化财务室、开放银行、知识图谱等充满“未来感”的名词,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过去的一年,蚂蚁金服全面开放,京东金融转向2B,平安银行的数字化尝试,招商银行知识图谱的上线……头部企业的科技动向代表了市场发展的未来方向。

毕马威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场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前景广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