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慧港口,东海大桥将迎来无人车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婷/文 受访者/图
在不久的将来,洋山港将迎来一支由智能重卡组成的自动化车队,在5G和人工智能(AI)的完美结合下,洋山港将被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
2019年初,上港集团、上汽集团携手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达成战略共识,提出建设“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致力于在国际上率先实现5G环境下运用智能重卡技术开展港口智能化作业,助推港口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慧港口。
据了解,“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线”落地临港新片区,运营线路全长40.75公里,涵盖港区内部道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多个场景。以位于自贸区新片区的深水港物流园区为起点,通过海关闸口,经东海大桥,到洋山港区,实现循环运行的业务闭环。
据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方面透露,本项目探索以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清洁能源智能重卡技术实现港口集装箱的智能转运,提高东海大桥通行能力,促进洋山港整体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作为项目的核心载体,由上汽集团研发的5G智能重卡搭载了自主开发的智能驾驶控制系统,能够采集、分析大数据,实现持续性的自主学习及升级,借助智能驾驶电控底盘,自动控制车辆行驶。
也就是说,在实现5G覆盖的情况下,东海大桥将迎来以智能重卡技术为核心的无人车队。
目前,三家企业已组成联合团队,制定了“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港”智能重卡运营技术方案。项目组正在对自动驾驶、5G通讯、V2X(车辆与环境互联)、iTOPS(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和现场测试。
在东海大桥上覆盖5G通讯并不简单。据了解,由于大桥保持运营状态,仅仅封闭部分车道,施工时间特别紧压力特别大,施工人员日夜都进行5G基站的建设。夜幕降临,他们的工作也不能停歇。耳边是呼呼的海风声和奔驰而过的车辆声,施工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高效率、高质量建设着5G基站。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运用多杆合一技术,利旧改造原桥面路灯预埋件基础,规避破坏大桥基础钢结构;创新研发防腐绝缘线缆固定挂钩,解决施工中电缆和光缆布放问题;引入撞击震动线缆自动脱落功能,有效应对潜在道路风险。多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速跨海大桥桥面施工的难点。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洋山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海大桥是国内首座外海跨海大桥,具有典型的桥面高速覆盖场景特质。5G网络需要克服桥面空旷无反射物、无多径条件等难点。“优化工程师们需要经过反复多轮‘测试—优化—测试—再优化—再测试’,才能确保桥面上的5G网络性能满足项目需求。”
记者了解到,通过基于V2X的队列行驶技术等关键技术,智能重卡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大缩小汽车行驶间距,显著提高东海大桥的通行效率。经过初步测算,可以将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提升一倍。
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将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行示范运营。明年,将实现小批量示范运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带箱作业。预计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大批量智能驾驶的作业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婷/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