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又重回大山!“95后”用一束青春的光,照亮家乡劝学路
2019-09-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华东理工大学/视频 杨诚/后期剪辑

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大都市孩子也许从来不会怀疑的一个命题,却是一些大山孩子所要面临的灵魂拷问。杨孟平这个从大凉山走出的“95后”,通过“励志计划”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始终不忘记家乡的贫穷落后,连续四年的寒假致力于家乡的劝学促学,成为了“控辍保学”的积极践行者、倡导者和推广者。

今年9月开学,他开启硕博连读的又一段学涯,同时,成为华东理工大学首批“青春告白祖国”宣讲团的一员,继续从劝学出发,发出面向大山的青春呼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摄

▎走出大山 ▎  立学以读书为本

皮肤黝黑、笑声憨厚的杨孟平,从小在大凉山长大,他深知家乡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与外面世界的差距。“自小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我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不断努力,才能在势不可挡的现代化发展中不被甩开。”

杨孟平曾在泥泞中走向学校,在暗光下打开书本。对他而言,读书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是悬崖边的一株稻草,只有努力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家庭、改变家乡的命运。

杨孟平一直说自己的家乡山高路远,仅成都到他老家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就还要再转两趟长途汽车。在他心里,偏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经落后的观念。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杨孟平父亲杨开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道理却看得十分通透,这是他一直劝勉儿子的话。

2004年,杨开金果断地把家从山上搬到了铅锌镇上,一家人租房子住。虽然生活更显拮据,但孩子的上学路程也从原来的单程2小时缩短为10分钟。作为第一个从山上搬下来的,他们心中有着一份别样的甜。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不断发奋学习后,杨孟平考入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我对电脑一无所知,那时,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对程序设计语言早已了如指掌。除了学业,上海无论是交通、城市建设、教育设施和理念等方面都让我眼前一亮。”刚入学,杨孟平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反差。

深切感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同时,也时刻不忘“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入学后的杨孟平丝毫不敢松懈。他凭借刻苦拼搏、毫不懈怠的精神,获得优异成绩,奖学金和荣誉接踵而至,并成功保送本校研究生。

回望自己一路来的学业,杨孟平认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爱心教育基金会、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和各级奖学金政策,他的心中溢满感恩。

感恩反哺 ▎ 亲身宣讲“读书有用”

感恩反哺,扶智也扶志。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同时,杨孟平心系着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多多少少改变一些大山里“读书无用”的看法。

从上大学第一年寒假开始,杨孟平每年返乡回家都会回到高中母校和县里的高中,与同学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点滴以及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验。渐渐地,他成为了“控辍保学”的积极践行者、倡导者和推广者。

杨孟平清晰地记得,当年他在镇上读初一时,班上有62个学生,到临近毕业时,还坐在教室里的就只剩下40多个。“县城的高中是远途,而山里的矿业资源却是近利,很多人因此而放弃了读书。”也因为这样,杨孟平格外珍惜回家的机会。每次回家,他都要去劝学,希望更多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

“总有一个人能够走出去,总有人会成功,只要我足够努力,那个人就应该是我!”当杨孟平在高中宣讲会上说出这句话时,所有孩子的眼睛都被点亮。那是希望的一道光。

在他的影响下,家乡更多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论,农村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山里的孩子也更加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

从2015年至今,杨孟平的“劝学精神”影响了很多人,有立志考到上海并不惜补习一年成功被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录取的学弟,也有下决心学习一门技术更好在社会立足的辍学亲戚……

在2018年寒假到家乡高中做完分享后,很多学生给杨孟平写了明信片,感谢杨孟平同学的分享,诉说着自己的理想,并向杨孟平学长承诺一定会努力考上大学。“To be better,I’m the best”,其中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曾这样在明信片上给自己打气。

“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这是如今会东县境内盘山公路旁醒目的标语,这也是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脱贫的决心。这让杨孟平看到,读书成才和尊重知识的氛围正在空气里弥散。

汇聚成光 ▎ 从一个人到一支团队

尽管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不断坚持,从小群体影响到大群体,就能够把尊重知识和追求知识的思想传播得更远。

刚刚过去的暑假,已经保研的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而是选择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一起来到大凉山昭觉县,开展以前沿科技体验夏令营和社会调查为一体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科技为‘芯’,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实践团队为自己取名“心灯”,寓意着心中的希望和引导。心包括梦想和渴求,灯寓意希望和光明,能够给迷途或者有所疑问的孩子们帮助和指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摄

12名本硕博成员汇聚成团,他们有不同性格特质,不同专业特长,涵盖工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提供从理论到技术的支持,怀揣同样的信念出发,跨越2220公里,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给身处大山的孩子带来最新的科技成果,并致力于将科技体验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进而驱动学生自发的科技意识。

当地小孩子们听闻马上就有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脑控和编程机器人等设备亮相时,眼神中充满期待。“他们吵着闹着要我立马给他们看。我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9点准时开始,我等着他们。哪知道,很多小孩子次日6点多就在那边等我了。”回忆起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杨孟平笑了。

杨孟平和小伙伴们让每一个孩子写下了来夏令营最想学到的知识,或者最想体验的技术。他们以为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纸上写自己最想玩无人机、玩智能车,没想到,大家收到的每一张纸上,都很认真地写着自己对于某个设备原理感兴趣,想了解具体什么知识等。

“收获知识,收获科学,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一位小朋友用力写在纸条上,纸后面的印子格外突出,甚至都能摸得出来写的是什么字。这让杨孟平深受触动。

在当地爬悬崖村的时候,杨孟平还遇到了两个小孩子,一个一年级,一个还没上学。他们拿着柴火燃尽后的碳,在路边写字。哥哥边写边告诉弟弟自己写的是什么字,弟弟一边跟着念,一边学着写。杨孟平当时特别懊恼自己竟然没有带本子,他所能做的是把书包里仅剩的两支笔送给他们。

“卡莎莎(彝语:谢谢)!”孩子们对这位小哥哥表示感谢,杨孟平要了一句他们的承诺——好好读书。两个小孩子用劲地点了点头。

在返校的路程中,杨孟平脑海里反复地过着实践中遇见的一幕幕:“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我曾带着问号回到家乡,到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县,想知道家乡的孩子们需要些什么,能够怎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他们,是他们把这些答案都告诉了我。”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当把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体现在学习上,落实到工作、生活中,转化为爱国之行、报国之志和责任担当,为祖国发光发热。我也将以扶智助力扶贫,用劝学推动发展,将个人努力融入时代力量,让教育之花也在大山里尽情绽放。”杨孟平许下心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华东理工大学/视频 杨诚/后期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