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凌晨3点突发心梗险丧命!这些自救措施,一定要收好!
青年报资料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图(除署名外)
连续熬夜后,“90后”青年小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险些丧命。不幸中的大幸,小张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医院抢救,如今的他已经慢慢恢复健康。
因为长时间熬夜、抽烟、焦虑等,急性心梗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它开始“光顾”年轻人。
青年报资料图
═ ═ 惊险!═ ═
熬夜+宵夜,小伙突发心梗险丧命
“90后”小张从事IT行业,经常加班到深夜。难得休息,小张又喜欢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爱抽烟,不喜欢锻炼,周末还会约几个朋友连线通宵打手机游戏。
上个月,小张有天加班到深夜11点。尽管感觉很累,小张还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吃了宵夜。当凌晨3点回到三楼的家中时,意外发生了!小张忽然感觉胸痛、胸闷。家人当即播打120,很快将小张送到了医院胸痛中心。
小张入院时病况非常危险,通过心电图查看后,确诊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因为抢救及时,小张慢慢脱离了生命危险。
心血管疾病,如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超过了癌症。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现患病人数高达2.9亿,也就是说身边每5个人就有1位是心血管病患者。
让人揪心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上升非常快,而且已经从老年人逐渐向三四十岁的中青年蔓延。
青年报资料图
═ ═ 抽烟、熬夜、焦虑 ═ ═
心梗也会盯上年轻人
生活中,大家普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吸烟人群及老年人等高发人群身上,但没想到,此次却发生在了20多岁的小张身上。
“尽管年轻人的心脏更健旺,但一旦发作心梗,却更阴险。”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教授告诉记者,在临床中,中青年突发心肌梗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和老年人比较,中青年发作心肌梗死一般起病急骤,症状阴险,多无前兆不适而忽然发病,易呈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前期猝死率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年轻心梗、猝死患者的首要高危要素有抽烟、酗酒、熬夜、心境焦虑、剧烈运动等。现在许多中青年处于繁忙、高压严重的作业中,会导致心脏担负过大,心率增快,甚至心律失常。
青年报资料图。常鑫/摄
═ ═ 记住!═ ═
要防止悲剧发生,你要这样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心梗患者,都能像小张一样,幸运地脱离生命危险。急性心梗的发生往往让人恐惧,那么如何防止悲剧的发生?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瑞岩教授介绍,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表现,所以一旦出现了压榨式的剧烈胸痛一定不能拖延,必须立即坐下拨打120急救。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胸痛的识别的确有些困难,而且个别不典型的心梗可能疼痛的位置在上腹部或者背部,甚至牙痛都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120,可以及时在救护车上就做心电图。
专家特别强调,如果到医院心内科医生判断建议装支架,一定不能犹豫,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错过就是悲剧。
═ ═ 心脏健康是一项全民的事业 ═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脏英雄”
今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其主题是“心脏英雄”。专家们表示,心脏健康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心脏英雄”。
“对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药物处方是最好的五个帮手。”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学波提醒市民们。
运动要适度,而且贵在坚持。营养要均衡,盐、糖和胆固醇摄入都应该控制。心理要建设,无论是否患病都要积极开朗,别因为焦虑把自己吓垮了。戒烟要尽早,吸烟不仅仅可能导致肺癌,对心脏的伤害其实更大。药物要合理,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医嘱。
为了让广大市民接受正确的健康知识,上海市医学会每年9月末都准备了丰富的内容,包括健康讲座、知识展板和专家咨询等,同时在学会官方微信持续一个月每天推出心脏健康小知识,希望广大市民把这些知识带回家,从自己做起并带动家人,让更多人成为了不起的“心脏英雄”。
【 划重点 】
出现疑似心肌梗死时的自救措施
对于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些tips,请记好!
1.如果身边有人突发性心肌梗死,应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2.来院就诊时已明确为急性心梗,如医生建议行急诊手术时不要过多犹豫而措施最佳抢救时机。
3.勿听信网络谣言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勿剧烈咳嗽、撞击胸口,以上举动可能会加重心梗病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