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2019-09-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于漪,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不得不提的名字,她是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

从教近七十载,她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的思考,她始终站在教改一线,关心学生、支持后辈,把教育事业当成在谱写一首首优美的歌。她一生所选择的道路,就是做一名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作为当选的“最美奋斗者”“人民教育家”,即使在耄耋之年,于漪老师仍然坚定地高呼:“当我把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轻人一样,仍然有壮志豪情!”

始终站在教改第一线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于漪老师的课到底是多有魔力?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人在毕业十几年、几十年后,还能整段背出她当时在课堂上讲过的话、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在她带教过的老师里,有人为了“抢”到前排座位听她上课,竟不惜专门配副眼镜,冒充近视眼……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带着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语文教育的“秘密”。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

也因此,这在许多直接接触于漪老师的后辈看来,“既教文又育人”的思想充满了时代性、前瞻性,体现了一名知识分子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也应了于漪老师的一句名言,“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新世纪,于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这与如今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

于漪还用最博大的爱和最朴实的教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全面发展的理念、育人先育德,培养一个个大写的“人”:作为班主任,她将极差、极乱的班级带成了先进集体;作为校长,她让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全国先进;作为“导师”,她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学能手、德育名师。

“带青年教师也是我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份持久让耄耋之年的于漪老师依然在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直到今天,于漪老师还一直在强调,“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让一代代教师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授课,这是中国特色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始终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千万不要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于漪老师的弟子谭轶斌直言自己是一名幸运儿,从大学毕业开始,就跟随于漪老师学习语文教育之道,也近距离感受于漪老师的为人之道。

在谭轶斌看来,于漪老师有许多头衔和荣誉,但她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因为她最想成为的就是一名有良知、有担当、有自省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这就是于漪老师说过并且一直在坚持的。

从中学到师范再到中学,得到于漪老师教诲的学生数以千计。谭轶斌动情地说,无论哪个年代,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学生,于漪老师始终“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她充满智慧,深谙教育这首歌的旋律。她自成风格,最不愿做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她独具慧眼,发现了孩子们身上的巨大潜能。她善于沟通,最了解孩子们的世界有着怎样独特的色彩与旋律……于是,她成为学生中的一分子,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他们。”谭轶斌说道。

1997年,第二师范学校转制为杨浦高级中学。当谭轶斌开始又些得意于自己融进高三应试的队伍中时,于老师的话语如醍醐灌顶:“千万不要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语文教师力求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追风,不沽名钓誉,不乱提口号,不拾别人牙慧壮自己的声势,坚持教文育人的方向”。

听着于老师的这些话语,羞愧难当的谭轶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思索之中。什么时候,自己能变得更加清醒而不趋时呢?什么时候,能拥有于老师的一半呢?当时的自己又怎会明了,上过两千多节公开课,被誉为“教育界的梅兰芳”的于漪老师,早已把语文教学融化在了自己的血液里。

“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接触越久,谭轶斌越发感受到于漪老师对教育的不改痴心,正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坚定信仰。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伟大的教师,必拥有晶莹剔透之心。“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是学生让于漪的心中涌起热潮,是对教育的痴情让她能如此昂奋地工作,病始终以感性与智性的交融从容面对。

始终上不作假不作秀的公开课

  “没有预设、没有预演,只有认真读书”  

“我非常有幸在刚进入中学时,就遇到了于老师。她的人格魅力、她的学识、她对教育对学生的爱,让我的求学生涯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并一直陪伴和激励着我。”上海市特级教师、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王伟是于漪老师的学生兼弟子,他至今记得于老师给他上第一节语文课时的情景。

也是在于漪老师的课堂,王伟第一次知道,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向老师提出挑战。而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这其中生发的故事也让王伟始终难忘。

“于老师教了我三年,这三年里的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而且是真正的公开课,没有预设,没有预演,只有预习。”王伟说,每堂课前于老师只布置一个任务——预习课文,认真朗读课文,仔细阅读课文,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好能提出难住老师的问题。

孩子都是有表现欲的,每个人都认真地预习,认真地读书,都期望自己在课堂上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那时,我们私下里真的是你追我赶,都期望自己能够在课堂上提出精彩的问题,那些常常能提出好问题的同学,我们称之“语文之星’,内心是充满羡慕的。那是个没有网络,没有那么多参考书的年代,我们这些孩子是真正低下头在认真读书的,这才有了《变色龙》的公开课上,同学对于老师的板书提出质疑,而于老师当场大度地交出粉笔,请同学上台修改出自己心中的板书。”

“这些问题,也不是课上的摆设和作秀,于老师总是能在娓娓道来中不动声色地解开我们的疑惑。于老师不仅真正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品格,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字。那三年的公开课,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一个‘真’字,上课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来不得半点‘假’啊。”王伟说道。

于漪老师就是这样,始终认为一名好老师,就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内心,是为了点亮一盏明灯。“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双重奏’,不仅自己的人生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

王伟同班同学姚蓉,如今是一位在世界第一流医学中心中工作的科学家,她在写给于老师的信中所说的:“于老师,感谢您将中华文化之精妙和为人之基准播种于我少年心田。”她精心挑选了宣纸,用毛笔写下自己的心声,从大洋彼岸寄给了于老师。在王伟看来,这也说出了全体杨浦中学85届4班同学的心声。

 ═ ═ 揭秘生活中的奶奶 ═ ═ 

简单得很充实,纯粹得很少有功利之心

生活中的于漪老师是怎样的呢?黄音是于漪老师的孙女,也是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部的一名青年教师。说起奶奶,黄音说,最打动自己的品格是——踏实严谨和简单纯粹。

黄音说,前几年奶奶生病住院,她名师基地里的一位学员感慨,讲台上的于漪老师思维敏捷、思想深刻,但别忘了,台下的她也是个耄耋老人,也会饱受病痛。“这句话很真实,但只要站在讲台上,她永远都是精力充沛,充满精气神的。”黄音这么看。

在她眼里,奶奶从教近70年,一直兢兢业业。年轻时,她将一堂课需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本子上,然后再转换成口头语,费时费力,却一丝不苟。现在虽然年纪大了,有些活动邀请她去发言,她每每主动提出需要听课、听老师说课,认为这才是对老师负责;为书撰写序言,她一定会把书稿的文字都看一遍,并对大大小小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在孙女也要当教师时,她也一再强调钻研基本功。

“对奶奶,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简单、纯粹。简单得很充实,纯粹得很少有功利之心,有的是对于语文专业的满腔热情,对语文改革的非凡勇气,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执着追求,为学生早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追求的就是那么明确、那么单一。”黄音说道。

实际上,生活中的奶奶和工作中、讲台上的于老师几乎也没有什么两样。她对待生活中的家务琐事,勤劳而一丝不苟。如果实在要说出什么不同,就是她在家中照顾已经实足百岁的爷爷、照顾第二代、第三代,更多的是角色的不同。

“生活中,她重言传,更重身教。她勤于思考,所思所想所说都印刻时代年轮。”黄音透露,近期奶奶身体不好住院了,但她仍坚持读书读报。奶奶始终教育她,要在讲台上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要立足岗位打开视野看世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