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是怎样炼成的?每天走26公里,踢8万步正步
2019-10-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  通讯员  陆振鑫 李宏伟/文 受访者/图

“一次受阅一生光荣,一人受阅全家光荣。走过天安门,接受习主席的检阅,那一刻我内心超激动,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10月5日,在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十一中队的教室内掌声雷动,刚参加完国庆阅兵的夏锦杰从北京返沪,回到曾经服役过的部队分享自己的阅兵故事。

来自松江洞泾的夏锦杰于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从执勤第五支队退伍后,他因为出众的表现入选上海空军预备役某部。今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夏锦杰接到母亲的电话,问他要不要报名国庆阅兵。“这个必须要报名啊!”一听这话,夏锦杰当即答应。而正是这次报名,让他“突出重围”,最终按照1:25的比例,成功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中预备役徒步方队候选名单。在随后的多次集训中,他又经过了4次筛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预备役徒步方队的一员。

作为一名军三代,夏锦杰从小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爷爷夏财富曾是一名坦克兵,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父亲夏晓勇也是从军20余年,转业后还作为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在海拔4447米的西藏定日工作三年;母亲徐红霞也曾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从医四年。军营的绿色,早已深深烙印在夏锦杰的心底。

“徒步方队最大的讲究叫‘四线三功’,即帽线齐、手线齐、枪线齐、脚线齐和踢腿功、摆臂功、站立功,要求军姿两小时不动,正步200米、齐步1000米不乱。”夏锦杰介绍说。为了达到几近严苛的标准,夏锦杰和战友们每天高强度训练10小时以上,每个月踢坏两双皮鞋。回忆起那段“每天走26公里,踢8万步正步”的集训,夏锦杰坦言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此番夏锦杰回到老部队,战友们发现,他整个脸颊多了一道白印。“这就是传说中的‘阅兵印’。”夏锦杰指着脸上的“白印”介绍说,原来,在阅兵训练中,每个人都要用帽带固定住大檐帽,时间一长,脸上就会留下这道“勋章”。

阅兵中,预备役方队排序第13出场。夏锦杰清楚地记得他是在方队的第三排二十三名,“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的训练,当我在天安门城楼前持枪正步经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 通讯员 陆振鑫 李宏伟/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