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小程序牛了!辐射全国8000余位乳腺癌诊疗医生
2019-10-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懿辉 王广兆/文 受访者/图      

“小程序”却有着大能量!诊治指南内容与微信小程序首次“联姻”,把既往纸质版指南“装”进手机。“小程序”中收录最新诊治指南的完整版和精简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一个小工具用于辅助治疗决策、外科指引、疾病分期以及药物手册。    

记者从今天在沪召开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上获悉,一款基于《2019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所开发的辅助病例决策的“小程序”正式发布,这将有效辐射全国从事乳腺肿瘤诊疗的8000余位医生,更好地提升乳腺癌诊治的规范和精准!

  规范诊疗,打造同质化的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随访2008-2015年0期至III期乳腺癌出院患者20085例。统计显示,0期-III期5年无病生存率为85.5%,乳腺癌原位癌5年总生存率高达97.9%,II期和III期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为75%和61%,齐肩国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未来5年,医院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还能有望提高3%-5%。”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很有信心地说。

“疗效背后是对规范的严格遵守”,邵志敏教授强调,尽管我们每年医治了许多患者,但我们痛心的是还有许多患者因为诊疗不规范致使疗效打了折扣,甚至失去生命。近些年医院将自身积累的许多先进理念和治疗循证做了充分总结和归纳,并在诊治指南中贡献了诸多“复旦肿瘤”的经验和标准,期望依托诊治指南推广,让全国更多单位享有“复旦肿瘤”的疗效。

  康复随访首次写入最新版临床指南  

“出院后多久随访一次?”“饮食上有没有忌口”“术后可以做哪些运动”,类似这类问题是许多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及家属极为关心的话题。

“既往医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更多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回答可能存有差异。”邵志敏教授表示,2019年诊治指南修改过程中,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首次将“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作为一个章节纳入诊治指南,这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悉,指南明确术后2年的患者一般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直至终身。同时,诊治指南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力活动情况及个人生活方式与其转移复发、无病生存和死亡率相关。

  指南“阅读型”到“应用型”  

这本被乳腺癌诊治专家誉为“临床圣经”的诊治指南在大会现场正式上线一款“小程序”,实现诊治规范指南从“阅读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升级,用智能场景赋能乳腺癌诊治规范在医生临床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

当进入小程序页面后会发现,在小工具一栏有复发风险判断、化疗计量计算、再造假体匹配、辅助治疗决策树等8个量表。医生可以通过输入患者的病情情况,由小程序自动根据后台诊治指南的规范,初步出具一个诊治意见或者评估结果,然后医生可以根据算法得出的初步诊疗意见,再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精准治疗方案的“施策”。

“这种小程序结合治疗辅助决策系统,将有效辐射全国从事乳腺肿瘤诊疗的8000余位医生,让他们能有效将指南的应用从文字的纬度转到患者的纬度,通过这种简易的方式,更利于乳腺癌规范化治疗在临床实际工作的应用和落地。”邵志敏教授对于应用前景很是看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懿辉 王广兆/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