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音乐书店老店新开,武康大楼喜迎“新住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10月18日,作为上海文化地标之一的武康大楼又喜迎“新住客”元龙音乐书店。
这家书店在上海已经营26年,承载着沪上音乐爱好者满满的回忆。如今新店“干货”依旧,也在寻找着创新之路,让古典音乐在年轻人中更好地传播。
老店新开 满满回忆与“干货”
在书店,记者看见不少人在认真地翻阅着书籍和乐谱。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张枫晚说:“这家店是上海最好的音乐书店,有着最全的乐谱,大部分师生都到这里找乐谱。之前开在学校附近,再加上汤元龙是音乐学院的退休老师,我们都把它当作学校书店。” 她告诉记者,之前元龙书店每次都要从弄堂进入书店的“后门”很不方便,现在新店在武康大楼,就在咖啡店旁,“会有更多人驻足停留。”
张女士则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书店开业后的首个周末,特地从长宁区赶来。“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来元龙音乐书店买书,今天又找到了要买的书籍和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首席王柏淳则回忆说:“几代上音人都在这里买过书籍,承载着很多回忆。”
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不仅需要大剧院这样的地标性文化设施,也需要给元龙音乐书店这样小而精的店铺足够的生存空间。也正因如此,借着武康大楼业态调整的机会,元龙书店受邀落户武康大楼,并得到徐汇区的政策扶持。
圆父之梦 归国从头做“学徒”
“我的父亲想把元龙音乐书店做成百年老店,这是我父亲的梦想。”
书店的收银处坐着一位优雅的女士,讲起话来慢吞吞的,中文的口音也有些特别。原来,她是汤元龙老先生的女儿——汤苑青,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了31年。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基因,汤苑青的专业也是与艺术相关,学的绘画和摄影专业。
为了父亲百年书店的梦想,汤苑青放弃了在国外舒适的工作和习以为常的生活,开始从头学起。
“就像做学徒一样,学如何收银,如何经营书店。” 汤苑青告诉记者,她下载微信不久,很多功能还不会使用,但为了工作上的便利,正在努力熟悉微信的各种功能。
她说,在保留元龙音乐书店的专业性的同时,自己也在思考着如何创新。
“新店里保留了老店里的旧书和乐谱,之后还会增添新的书。”
在海外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汤苑青,尝试着结合海外书店运营的方式和理念,让古典音乐在大众中更好地传播。
“我希望元龙音乐书店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让古典音乐在年轻人中更加地普及。”
她敏锐地观察到武康大楼附近有几所幼儿园,于是打算购入些幼儿音乐书,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书店翻阅书籍,这样又有新一批的孩子和元龙音乐书店一起成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