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疼痛难忍渐抑郁!上海开出这样一个诊疗专科,为病人“止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从清晨睁开眼,一直到晚上睡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几乎不离手……长时间的同一坐姿,让不少年轻人的脊柱很受伤。更让人不安的是,即便动了脊柱手术,也会有5—10%的人因为长期伴有疼痛,而产生抑郁症。然而,术后疼痛涉及多个学科,不少患者面临“求医无门”。
好消息来了!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获悉,一支由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麻醉疼痛科、心理科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将从患者心理介入,开展全面的检查评估,紧紧围绕脊柱手术后疼痛开展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疼痛。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设立高水平多学科紧密协作的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专科。
脊椎受伤,白领术后疼痛到抑郁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让白领的脊柱很受伤。这些年,脊柱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脊柱手术也在逐年增长,虽然大多数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残留疼痛且严重影响生活。
“90后”白领张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患者:因为严重的腰椎问题,他不得不接受了手术。原以为手术后,腰疼的症状就会消失,不料术后却出现了各种疼痛,他出现了情绪低落及轻生念头。
在十院骨科,经过麻醉疼痛科、康复理疗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会诊,考虑张先生为脊柱手术后疼痛综合症,同时处于抑郁状态。专家团队给予了张先生药物、心理等干预以及脊髓电刺激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疼痛明显减轻,逐渐回归社会。
“就医难”怎么破?组建多学科诊疗专科
像张先生这样的年轻患者,如今越来越多。
脊柱经一次或多次手术后,患者出现复发性或持续性腰部疼痛,伴或不伴上、下肢放射性疼痛,即可称为脊柱手术后疼痛综合征。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十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教授告诉记者,导致疼痛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患者本身的情绪、心理等,也有术后的护理及康复失当等。
更让患者痛苦的是,脊柱术后疼痛的诊断及处理比较复杂,单一学科很难处理好。只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才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而在目前,这在上海地区尚是空白。
针对这一痛点和空白,上海十院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上海十院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一体化诊疗专科,专门针对脊柱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开展诊断和治疗。
这支由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麻醉疼痛科、康复理疗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团队,将对患者开展全面的检查评估,紧紧围绕脊柱手术后疼痛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疼痛。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设立高水平多学科紧密协作的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专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