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500个同学一起习武,喜欢李连杰、成龙……这些“洋面孔”有着“真功夫”
新华社/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赛事组委会/图(除署名外)
作为武术运动的发源地,中国队在本届武术世锦赛中展现出不俗的实力,中国选手也多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不过,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中国运动员唱“独角戏”的场景已经不再,不少国外选手的亮眼表演也常常赢得满堂彩。无论是受父辈影响踏入“武林”,还是因迷恋功夫电影触电武术,习武多年,发展和传播武术文化一直是这些年轻人共同的心愿。
武术在俄罗斯流行,500多个孩子一起习武
“我太高兴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是我的第一块金牌,这块金牌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刚从颁奖台上走下来的俄罗斯选手桑德拉·康斯坦丁诺娃难掩兴奋,学习了14年武术的她,终于在中国拿下了这块珍贵的世锦赛金牌。
她与武术结缘,源于14年前俄罗斯当地的一场武术比赛。“当时就觉得武术太美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告诉记者,在俄罗斯武术同样很流行,光是在她的学校里,学武术的孩子就有500多个,“在俄罗斯我们也有非常棒的教练。”
桑德拉·康斯坦丁诺娃对中国并不陌生,此前她和队友曾多次来到中国参加训练。虽然习武多年,但她的中文词汇积累不多,她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目前只会说一句“你好”。接下来的两天,她还将继续备战其他比赛,她希望,能够在比赛结束后好好地游览一下上海。
跟随父亲步伐,15岁女生站上世界赛场
加拿大华裔选手艾丽卡,自曝从5岁开始就接受武术训练,她的武术启蒙老师正是他的父亲。“小时候看到父亲在武馆里教别的孩子习武,我就跟着一起学了。”而这一学就是10年。在本届世锦赛的女子双剑赛场上,虽然年纪小,但是和其他二十多、三十多岁的运动员同场竞技,艾丽卡丝毫没有怯场,最终夺得了第三名的佳绩。
此番借着参加世锦赛的契机,她第二次来到上海,说起自己对上海的印象,艾丽卡赞不绝口。“上海很漂亮,天气也好,吃的也好,人也很好。”比赛刚刚结束,她已经给自己定好了“小目标”:希望未来能够拿一枚金牌。
此前摘得女子剑术项目中银牌的越南选手杨翠薇(音译)与武术结缘同样是因为父亲。由于父亲的朋友是武术教练,7岁的她在懵懂中练起了这项运动。
在采访中,杨翠薇可以用流利的汉语进行交流,这要归功于她从13岁开始就来到中国进行武术训练。她笑言,学习汉语算是习武的一个额外收获。
受功夫电影吸引,外国选手习武24年
除了受到父辈的影响外,功夫电影也是不少选手迷上武术的原因。此前结束的男子刀术比赛中,俄罗斯选手胡斯努季诺夫的表现引来全场欢呼。虽然最终惜败给中国选手吴照华,但他对自己的发挥依旧十分满意,“我想感谢我的队友、我的教练,是他们帮我准备了这次比赛,我也比得很自信。”
已经习武24年的胡斯努季诺夫表示,自己对武术产生兴趣,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电影功不可没,不过习武多年后,他已经不再单纯觉得武术有趣,而是希望通过习武找到身体和精神的平衡。
男子长拳项目金牌得主、印尼选手埃德加·泽维尔·马韦罗告诉记者,李连杰、成龙、李小龙都是他非常喜欢的电影明星,“在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在印尼,过去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武术或者功夫,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武术开始变得家喻户晓。”
9岁开始习武,在21岁的年纪成为世界冠军,埃德加·泽维尔·马韦罗表示,自己未来会继续努力训练,并为传播武术文化而继续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赛事组委会/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