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 | 一个急救药包、一套激励徽章……这些“小叶子”准备好了
2019-10-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一个急救药包、一部话剧、一套激励徽章、一场热情讲述……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小叶子”准备好了。记者了解到,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随身携带急救药包,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将是上海健康医学院进博会志愿者的一大特色。

一个急救药包,14种急救物品随身携带

今年会展期间,在进博会展馆内提供服务的上海健康医学院进博会志愿者共计125名,主要分布在医疗卫生岗、食药监现场保障监督岗、控烟劝阻岗、运营统筹岗等岗位上,其中1名长期管理岗志愿者服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领事处。

可以说,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每位进博会志愿者都是一群有“技能傍身”的年轻人。他们都经过美国心脏协会的急救导师的授课,并进行专业急救培训并通过考核,部分志愿者还拥有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BLS、HS专业急救证书或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今年,学校为每位进博会志愿者配备了一个急救药包,内含大号三角巾、止血绷带、碘伏棒等14种常用急救物品。这些急救用品可用于应急处理骨折、脱臼、皮肤破损等外伤。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随身携带急救药包,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正是上海健康医学院进博会志愿者的一大特色。

在装备方面,上海健康医学院团委还为“小叶子”们准备了暖宝宝、一套5枚装的上海健康医学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激励徽章、校志愿者“健康小橘子”徽章、校徽、“健康小橘子”纪念明信片、进口博览会激励徽章纪念明信片等,以更好地保障和激励志愿者。

一部话剧,提前“代入”志愿者角色

老师:进博会的最后两天是对上海团体观众开放的,综合服务区的同学B同学C等七八名志愿者被紧急调去一楼的安检口。这里多数是上海市民的入口和出口,他们因为新鲜感十足,喜欢成群围着拍照,经常会导致入口拥挤不堪。你们需要做的是维持秩序、发放导览图、提供市民游览路线。达到市民不在入口处作长时停留、保持人流畅通的效果。听明白了吗?

ALL:听明白了。

同学B:还挺容易的嘛,最后两天松懈点没关系的。

同学C:哎,如果需要我们即兴用英语表达突发情况怎么办?

同学B:哎哟,应该没有那么多人了吧。

同学C:你可小心点,15:30左右就要进入游客返回高峰期了,我们负责引导,可不能掉以轻心。

……

由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志愿者创作、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表演,讲述学校志愿者小浩连续两年报名并入选进博会志愿者的话剧《进博会的故事》,这两天正进入最后的带妆彩排,并将在本周四举行的上海健康医学院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首演。

该剧分享了会期服务岗志愿者凌晨出发入夜回校,每天步行3万步以上,用急救包修理镜架和高跟鞋等日常生活,并以第一人称讲述志愿者在选拔和服务过程中的挫折和快乐。

其中一幕,展示的是志愿者在服务外国友人过程中一度遭遇挫折又克服困难的故事。节奏明快,表演细腻,令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受的志愿者强烈的责任心和做好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

主创学生、来自17生物医学工程本科3班的田芳如说:“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英语的过硬实力是这场国际盛宴的秘密武器,缺一不可,希望这部话剧提前带给志愿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愿大家都有一份优秀而无悔的志愿服务经历。”

一场讲述,闭着眼睛也能找对路

除了话剧,一场首届进博会志愿服经验分享会也在校内志愿者培训班上热情讲述,让更多今年的初任“小叶子”感受“向前进 博青春”的热情与脉动。

来自医学技术学院的辅导员周海波老师,是首届长期管理岗志愿者,今年在校团委挂职,并负责今年的学校“小叶子”管理工作。他动情地说,能够代表学校参加首届进博会担任长期志愿者是一件非常荣幸和自豪事情。当时,作为招展处一名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面对陌生工作,他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虚心请教,边学边做,可谓“成长打怪”的不二秘笈。

“在工作岗位上平均每天要处理50多封全英文邮件,最多的时候接近90封,日均接到英语电话咨询超过30个。”周海波说,为了更好更快地解决参展商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问题信息不遗漏,从上岗第一天就专门准备一册日记本时刻保持对各种问题的记录,厘清轻重缓急,做到随时查看随时跟进。

为帮助参展商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参展证注册、修改、增加问题,晚上11点之后接到展商电话和信息也早已习以为常。为保证一位展商企业在系统关闭前注册完成参展商信息,一直帮忙指导到凌晨2点,直到参展人员信息全部上传并核对无误才安心休息的经历也绝非偶然。不过,每每第二天起床时,手机和邮件里总能出现的那些发自肺腑感谢的话语,这便能带给周海波甘之如饴的全新能量。

今年,周海波担任学校第二届进博会高校志愿者对接人员,保障学校志愿者工作开展与实施,工作内容从亲身服务外国展商转变为选拔、培训、保障志愿者的志愿者,角色转变又让他对进博会志愿者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如果把进博会比作一个‘放射科’,那志愿者们就是CT、DR、CR、MR、DSA,有的是机器零件,有的是耗材,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功能,运作起来相辅相成,角色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只有更适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踏实就能发挥作用。”周海波这样说。

校团委书记顾斐雯透露,今年慰问志愿者安排周海波老师提前去踩点,他表示保证完成任务,“他说,对国展中心的布局早已经形成肌肉记忆,闭上眼睛,每一条通道都早已印刻在脑海里,铭记在心里。”

这就是志愿者的风采。作为连续两届的一名“小叶子”,在医疗器械学院的学生陈昳皓的眼中,是进博会让大家的青春岁月多了另一种付出拼搏、留住感动、收获成长,也让“健康小橘子”们演绎出了青春最好的模样。

作为学生党员,陈昳皓感到,进博会也为自己上了一堂注定终身难忘地史诗级党课,“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为全球经济加快复苏、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也是进博会让他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也让自己有机会提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国家外交盛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向前进,博青春。我们用我们健康人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争光,为城市添彩。”陈昳皓为自己也为所有的“小叶子”加油鼓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