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一年提升15位,揭秘其中的“上海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吴恺/图
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去年的46位跃升至31位,跻身全球前40。排名变化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上海又在其中做出了哪些贡献?今日上午,市政府举行媒体通气会,揭晓了营商环境排名变化中的“上海贡献”。
出口货物边境合规时间大大缩短
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我国跨境贸易指标排名从2019年的第65名提升至第56名,一举超越了日本、巴拿马、新西兰等9个进出口都为海运的国家和地区。
按照世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上海跨境贸易便利度分数87.2,追平了排名第52位的爱尔兰,为我国跨境贸易整体水平在有可比性的经济体中由第20名上追至第7名做出积极贡献。
在跨境贸易的8项二级指标中,上海口岸在进口出口边境合规时间、费用与进口单证合规时间和费用涉及的6项指标上,较去年有较大改善。其中,海口岸出口边境合规时间中,港口物流作业耗时从23小时压缩至18小时;出口边境合规费用中,与海关监管相关的报关费由30美元降为23美元,与港口物流作业相关的费用由275美元降为226美元。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18年8月,上海口岸全面推广进口货物提前申报,海关鼓励申报人在确认舱单信息传输后、货物抵港前向海关申报,把通关和物流由串联变成并联操作,货物抵港可以快速放行,快速提离,大大缩短了出口货物边境合规时间。
开办企业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除了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取得重大进展外,《报告》中我国的开办企业指标的排名也十分亮眼,继去年从此前93位跃升至28位,今年再度提升1位,达到世界27位。根据世行专家反馈,通过近两年的改革,我国的开办企业在办事环节、耗时和费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项指标得分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近两年,我们围绕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从减并环节、压缩时间、降低成本方面,立足上海实际,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处长俞培刚介绍,2018年,上海的改革着重提升开办企业效率。上海在全国首创推出开办企业“一窗通”网上平台,革命性地构建了开办企业各事项网上一表填报、数据一次采集、业务同步办理的全新办事流程,依托数据共享,减并开办企业办事环节,将原先的7个环节压缩到4个,全流程的办理时间也从22天降到9天,极大提升了开办企业效率。
同时,通过强化“一窗通”系统业务功能,全新开发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块等措施,使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通过远程线上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以电子化的方式提交登记注册申请。
上海助力“司法程序质量指数”全球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在世行营商环境评价的10项一级指标中,与法院工作直接相关的2项指标表现都颇为亮眼:“执行合同”指标从去年的全球第六名提升至第五名,其二级指标中的“司法程序质量指数”更是获得了满分18分中的16.5分,为截至目前全球最高分,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办理破产”指标从去年全球第61名提升至今年的第51名,前进了10名。按照世行的评价方法,中国营商环境的得分由北京和上海两个样本城市的表现决定,其中上海所占权重为55%。从《报告》来看,过去一年来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国上述两项指标的得分和排名提升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积极参与推动国家法律制度完善的同时,上海法院还立足地方法院的职能定位,扎实推进破产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破产办理的质效和水平。不仅深化破产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提高破产审判的专业化水平,还大力推进“执转破”工作,为僵尸企业出清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上海法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形成联动解决破产问题的配套保障体系,并积极探索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打造简易破产案件的“快车道”。此外,促进有运营价值的困境企业和解重整,充分发挥破产制度的市场救治功能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