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儒楠:隐藏在水中的你和我
2019-10-27 生活

文/杨力佳 图/受访者提供

赵儒楠相当年轻,九零后的他今年刚刚获得硕士学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早早地就在水墨画方面崭露头角,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美术馆及艺术博览会等机构展览并收藏。当代水墨,不仅是他在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当下很多水墨画画家们所要面对的共同的命题。让我们来看看赵儒楠是如何理解的吧。

提起水墨画,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就是老派的代名词,是时候去重新思考包裹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水墨”该如何打动当代人了。反过来,当代人又是怎样以当下的视角和生存经验来做出回应?唯有去思考与之关联的传统文化观和价值观,才会有更实在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并有可能在此之上深度介入当代的问题和语境。而在赵儒楠的《十二水影》系列之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古典技法的全新可能性。

“这组表现水的系列作品,我的创作灵感一方面来源于水的影像图片,另一方面是我在研究宋代绘画期间,深受南宋画家马远《水图》的启发,尤其是《十二水图》中的第二幅:洞庭风细,画面中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洞庭湖在雾气缥缈之中逐渐远去的生动画面,用看似规律实则变化丰富的线条勾勒出水浪,并加以淡墨渲染,营造了一种光影效果。明代李东阳行书题跋:‘右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艳。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马远之前的画家所描绘的水通常是充当画面的配角,然而马远在画作中主题性表现水,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且针对性表现,可见马远是走在时代前列并极具创新精神的。在中国水墨绘画史上他为水打造了新的形象,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赵儒楠介绍道,“之所以再次将水以画面主体的形式进行表现,是为了强调作为水墨艺术家的当代身份,将水墨艺术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当代姿态展现出来,显示出它所具有的创造性、包容性、当代性的精神。”

仔细端详这些画作,不难看出,水的系列并不是为了简单再现自然界中的水的状态,而是象征着当代社会下的人在物质泛滥的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将个人的观念意识植入水墨媒介之中,传达当代水墨文化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赵儒楠用当代《水影》与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对话并向大师致敬。

Qa 生活周刊×赵儒楠

Q:你在读硕士学位的时候,研究的是当代水墨方向,具体可以介绍一下吗?

A:“影像”水墨的探索和实践创作,是我研究生三年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也源于个人对摄影艺术的爱好。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处理成影像图片之后,在浏览中发现,影像与水墨艺术之间有许多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感受到了影像艺术背后蕴藏着水墨转换的可能性,于是便收集整理了影像和水墨艺术相关联的文献、图片以及有实验成果的中西方艺术家,研究并实践出了一系列影像水墨作品,形成了我个人的水墨艺术语言。

Q:你的作品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有东方又有西方,你是如何做到的?

A:我在点、线、面三种构成要素中,选择以面的形式来进行水墨表现。在个人的水墨创作中,将传统水墨中晕染的技法单独提取出来,作为表现画面的主要方式。在传统水墨的表现中,墨的渲染还有很多可挖掘和表现的空间,并且影像和水墨之间有着很多共性特征,将影像信息通过晕染的手法转化为水墨语言,表现的作品既能体现出影像图片的内容,也使得水墨这一东方艺术的媒介特质得到保留和发挥。

在作品的渲染上,利用宣纸自然渗透的材料特性,以及墨在干湿浓淡效果中产生的丰富变化,来营造在作品中想要表现的影像氛围。在渲染的部分,实践出自己特有的表现办法。将部分作品放大后会发现,在看似朦胧的画面之中,有着变化丰富的痕迹,这种虚实结合的水墨效果也让作品变得生动独特;在作品的设色上比较纯粹,基本以单色的形式为主,纯墨色的渲染或者在画面中营造某一种颜色的色彩倾向效果;考虑到影像视觉效果上的特点,所以在一些作品的构图形式上,运用西方透视的方法增加画面的空间感,部分作品会采用组合并置的形式展示。

Q:在你个人的创作题材中,表现水的系列占了很大的部分是吗?

A:是的,我从公共影像和现实生活中得到启发,这一系列作品表现了水的状态和变化。描绘水在某个空间中的状态,实则是我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各种情绪化和心理化表达。不同于马远在《水图》中所描绘的水在自然环境中流淌波动的物理状态,我在“水”的系列创作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情绪波动,是人在心理活动上所表现的精神状态。放大至作品的细节,会发现画面中的水在整体上看是柔软和谐的,然而通过局部则看到,水在流动中有各种各样的褶皱和条痕存在,正如现实生活中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而情绪来源于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所以个体意识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我对水的“情绪化”表现,实则是间接反映了社会和当下人真实的精神面貌。

Q:在《十二水影》中,水的状态各有不同,其中有何寓意吗?

A:作品中的“水”存在于两种状态,一种是独立存在于整个画面,另一种是存在于某种空间。两种状态是我对个体与集体心理的两种表现,例如,都市化进程中的青年就如同画面中独立存在的水,水面虽然开阔,却在一片空白中没有方向,而禁锢着水的空间,是物质或精神上的牢笼,它可以是毛坯房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或办公的地点。

这些社会心理化的图像是从当下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中所得。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尤其是都市生活中,我个人的生活状态受物质和社会影响的现状是不可回避的,因此对于个体在社会中的处境是有深切感受的,并对处境相同的人及他们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及社会问题产生共鸣。个体上的种种精神状态和个人意识,通过量变的积累,逐步上升到集体范畴,并以个体和集体心理化的影像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我在个人创作中所传达的观念,也是在强调人们所要重视和反思的社会问题,即如何在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时代重构精神文化。这不仅仅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考虑,也是艺术家及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时代问题。

赵儒楠

1993年出生于安徽

2015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9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工作室,研究当代水墨方向

部分获奖经历

2015年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获优秀作品

2018年 第二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二等奖”

2018年 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获新实验及装置类“一等奖”

2019年 第三届“独立品格提名展”获“二等奖”

2019年 “江南之春”上海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文/杨力佳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