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而他们,为校园反暴力工作了六年
2019-11-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受访者/图

最近影片《少年的你》的热映,让校园霸凌再次引发热议,一部电影只能反映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关注和思考就足够了。但有一群人却希望从根本上扭转校园霸凌局面,他们就是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虹口区工作站的社工们,他们致力“校园反暴力计划”,至今已经六年。

缘起  ‖  一段视频引出公益项目

校园反暴力计划,顾名思义,旨在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创建和谐校园。而校园霸凌进入阳光社工们的眼帘,并让他们意识到这是社工、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任务,缘起十年前的往事。

2009年10月23日,上海知名论坛宽带山(KDS)上有网友转发了一段长达5分20秒的上海女生打架视频,熊某被人爆料在一个弄堂里殴打一位抢她男朋友的女同学。之后就有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将“熊姐”的个人信息公诸于众,网友披露的信息显示,“熊姐”就读于虹口区某职校。

正值花季的孩子,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受社会不良因素吸引误入歧途。这让社工们备感痛心,“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人点拨、解惑。学生霸凌事前预防的意义重大。”阳光中心虹口区工作站负责人卞华介绍,他们于2013年上半年选取了虹口区的鲁迅初级中学、市五中学、复兴实验中学、海南中学四所初级中学,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试,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参与的同学认为校园暴力具有严重的危害,这些学生群体也表示需要校园反暴力的相关服务需求。

学校和学生们有需要,社工们就有行动。2013年9月1日,阳光中心虹口区工作站以四所初中的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迅速组织开展项目设计,在虹口区共青团、虹口区未保办、虹口区疾控中心的支持下,开启第一期“校园反暴力”计划。

行动  ‖  连接各方力量走进校园预防霸凌

回首六年来时路,阳光中心“校园反暴力”计划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卞华介绍,“校园反暴力”计划主要针对部分存在问题的学生,在行为偏差、认知偏误、心理困扰等方面开展情绪疏导、行为控制、改善家庭关系、改善认知等服务。

面对一群正处青春期、心理起伏较大,易冲动的未成年人群,社工们自然用不能简单的说教来疏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比如实地调查,他们掌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反校园暴力的认知、态度和需求,同时掌握该校校园暴力风险基线情况;社工还特别注重在活动中发现朋辈群体中的领袖型青少年,并注重引导其接受“同伴互助”的理念,用青少年领袖来影响一个同伴群体。

反馈  ‖  游戏能教会孩子应对“校园暴力”

项目执行人,阳光社工的周敏蔚告诉记者,尽管他们针对众多场景,制定各种活动,但为避免给学生标签化,实际工作中社工弱化了个案服务工作,更多是开展小组、团队形式服务,而把个案服务教给老师开展,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海南中学等众多学校老师的反馈显示“校园反暴力”计划取得不错的效果。

海南中学老师干丹萍介绍,她有个学生叫小强(化名),曾经是班上的“头痛分子”。小强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远洋轮上的船长,常年工作在外,母亲是公务员,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小强的脾气很坏,有时他与同学说话,一不顺心就会挥拳头。在走廊上,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也会惹得他动手打人。班主任找他谈心,小强说他怕被别人欺负,所以一定要先制服别人。“校园反暴力”计划在海南中学开展活动后,小强参加了活动,他通过破冰游戏“大风吹”,与同学增进了认识和了解,了解什么是校园暴力。通过游戏“通天之塔”,从施暴者和被施暴者的不同角度,内审感受和想法。

社工还开展过亲子活动,将小强和妈妈被邀请一起参加活动。此后,小强发生极大改变。学校安排每个星期五下午开展“校园反暴力”活动,小强都是第一个来到活动室,他说这里有社工老师耐心地开导、有同学和他一起做游戏,他特别愿意来参加活动,他慢慢地变得平静,不那么爱发脾气。

为了鼓励小强,经过社工的建议,班主任还适时安排他担任劳技课代表,他做得特别很认真。干丹萍老师指出小强同学身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他“比上一年有很大的进步,伤害他人的事情基本没有,不经允许擅自拿他人物品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同学们也不再疏远他了。”

2016年,经过推荐及若干轮的评选,“校园反暴力”计划获得上海市社工协会专家团的一致认可,跻身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项目行列。“截至目前,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走进虹口区12个初高中学校,职技校。”周敏蔚告诉记者,如今“校园反暴力计划”已经成为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校社联动的常规项目,他们一直采取半开放式活动模式,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老师、学生都可参与其中。通过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积极行动,也通过校方的积极配合,在无形中打造了集多部门、多方社会力量于一体的,关于校园反暴力工作的一个趋生态化、良性循环的闭环系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