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开上了黄浦江!还好,这次不会沉……
2019-11-0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1912年4月15日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是人类史上最著名的船难之一。

1997年,卡梅隆超级大片《泰坦尼克号》上映,全球轰动。一曲《我心永恒》,至今都是经典。

在同一年,电影上映前,音乐剧《泰坦尼克号》登陆百老汇首演,一举拿下当年托尼奖提名的全部5个奖项,包括音乐剧最看重的“最佳音乐剧”和“最佳音乐”。

22年后的11月5日,“泰坦尼克号”开上了黄浦江,这部音乐剧作为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之一,率先打造了“文旅结合”的新样本——在浦江两岸的迷人风景环绕中,展现了它音乐的魅力。著名音乐剧人费元洪笑称:“这次,泰坦尼克号不会沉!”

电影和音乐剧,两部都是经典,会有什么不同呢?这恐怕是观众们最大的疑问。当天在“扮演”泰坦尼克号的“快乐船长8号”游船上,主创团队接受了记者采访。

导演汤姆·萨瑟兰告诉记者:“电影版讲述的是灾难中的爱情,它聚焦的是男女主人翁;而音乐剧则不同,它聚焦的是发生灾难时船上的众多人,它是个群像式的故事。”

他透露说,与电影不同的是,音乐剧没有任何虚构人物,从锅炉房的工人到一等舱的乘务员、从倾家荡产才换来三等舱船票的逐梦新移民到维多利亚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它以一场精彩纷呈的群像剧捕捉真实历史,聚焦每一个大小人物的故事,将目光投向126个当时船上不同阶层的乘客和船员们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

费元洪也告诉记者,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多年后,它的故事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它宏大的叙事包含了人类的勇敢、懦弱和人性的集合,并且表现了人类在绝境下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的核心并非是悲剧本身,而是船上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游轮撞上冰山之前,乘客们都在过着自己的人生,而在船下沉的那一刻,当时英国严格的社会等级结构却随之土崩瓦解,所有的梦想也同时破碎。

此外,为了呈现真实的力量,主创们在音乐剧中安排的每一个角色都曾真实登上过泰坦尼克号,以致敬那艘船上所有勇敢的灵魂。

当然,故事本身动人,作为音乐剧,它的音乐也极有特色。在黄浦江上,饰演泰坦尼克号锅炉工弗雷德里克·巴雷特的约翰·艾迪森首先登场演唱《巴雷特之歌》,歌曲中,巴雷特虽然心中质疑船主和船长对于新船首航提速的决定,但作为锅炉工的底层身份只能执行上层的命令,为泰坦尼克号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一个伏笔。

而马修·麦克唐纳与艾玛·哈罗德则饰演了一对情侣查尔斯·克拉克和卡洛琳·内维尔。查尔斯要前往美国当一名记者,卡洛琳陪伴他一同前往。两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出身富裕家庭的卡洛琳的父亲反对他们订婚,所以两人决定搭乘泰坦尼克号私奔到美国。在这首《执子之手》中,两人互诉衷肠,誓将携手共度余生。

这些经典歌曲,让这部作品在百老汇连演804场,而在之后的20年里,该剧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几百个专业和业余的制作版本,成为了国际音乐剧界的一部重要作品。此次在中国的巡演,将于11月27日–12月1日“靠岸”上海连演7场,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2019年末大戏拉开序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