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最“多语种”技能的“小叶子”#盘点志愿者之最#
2019-11-10 青年

==  编者按  ==

志愿奉献,无问西东。

在直射日光下往返,在星光中穿行,在场馆里暴走,或者就在职责所在的岗位上站成一根面带着微笑倾力解答对方问题的“树桩”。无论是什么岗位的志愿者,都是进博会志愿者,参与其中就是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进博会而服务,便是“小叶子”的奉献,是拼搏的青春。

青春的旅途上因为不断努力向前所烙下的脚印,终将深刻于成长的足迹。单纯比拼“日行步数”就说“最努力”,或许太过于肤浅也不够公平。在此,我们更愿从朝夕陪伴“小叶子”从实训到上岗近三周的观察者视角,盘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之最”,透过不一样的表情只说一件事:报以微笑、甘于奉献、主动投入、热情服务、敢于担当,那就是“最美”志愿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512位上外师生以最饱满的精神,以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为己任,用15种语言全力服务着本届进博会。论最“多语种”技能的志愿者,谁与争锋?

接机、酒店入住、开幕式、午宴、小部会、晚宴、送机、陪同——接待各国团组出色工作的背后,是上外“小叶子”语言专业性的体现,更是一张集体的青春名片。

他们的语言专业能力颇为“硬核”,即便展商或观众说的是印尼语、波斯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等小语种,“小叶子”们也能从容应对。他们的制服上还别着一枚特制的徽章,用每个人所掌握的不同语种表示“我能帮助你”。

实际上,高素质的多语能力,除了体现在覆盖语种数量上,个人的素质也值得瞩目。他们中,不少同学能提供“三语”甚至“多语”翻译。

来自东方语学院大三女生王祺玉熟练掌握英语、印尼语和马来语,也能用爪哇语进行简单口语交流。她直言自豪于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被需要而让自己感到越发自信。

多语种的服务不仅考验语言的技能,也是外事外交素质的锤炼。来自日语口译专业的崔玥盈以“小叶子”志愿者的身份在WTO小型部长会议中,为日本代表团提供翻译服务。虽然本次志愿服务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十分对口,但崔玥盈没有一丝懈怠。秉承着“外交无小事”的信念,崔玥盈深知,此次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专业的外交素质。

而走在国家展,无论是浪漫多情的法国馆,壕气十足的沙特阿拉伯馆,热情奔放的巴西馆,还是酒香四溢的阿根廷馆,也都可以看到上外的“小叶子”们的身影。

他们往往左边交易商、右手参展商,从早到晚,滔滔不绝,兢兢业业,破嗓无数。大家纷纷调侃:进博会五天,堪比过去一年的小语种使用量!而招展处组的口头禅更是那一句“组长,还有‘金嗓子’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