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远赴欧洲的14万华工谁还记得?上海大学95后用“挑战杯”特等奖激活这段历史
2019-11-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受访者/图

一战期间,日本抢占了中国青岛。为了争国权、保和平,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远赴欧洲西线战场。他们辛勤劳动,甚至献出生命,但今天大多数人已不再了解这段历史。

一百年后,一群来自上海大学的“95后”聚集在一起,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华工后代、文献整理等方式,试图重新激活海内外民众对14万华工的记忆。

他们凭借着《百年风华,劳工神圣——有关“一战”华工文化记忆的调查研究》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特等奖。

  国内调研  

寻访华工后代,重现华工赴欧动荡历程

“若不是杨位俭老师在课上讲五四运动时提到了一战时有14万华工远赴欧洲,我们都不知道这段历史,而且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不知道。”

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徐嘉至今还记得课上第一次听这段历史的感受。每一名华工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背后都有牵挂的家人,他们不该被历史遗忘。

抱着相同的初衷,在指导老师杨位俭的带领下,上海大学8名学生组成了调研团队,开启了深入的课题研究,一场跨越百年的记忆追溯和思想对话就此展开。

山东是华工主要招募地。徐嘉和组员高昕、张若朴等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发现山东济南市牛泉镇上峪村曾有11个人应征远赴欧洲,他们利用寒假的时间前往山东莱芜山区寻访华工的后代。

“那个时候哪有路呀,去哪都是跑着去,跑过一个个村子,再跑过一座座大山。”

他们听说,村里当时有位老人已近失明,却常常拎着个小筐,筐里放着远赴欧洲的儿子寄回来的照片。

他们知道了,华工在踏上那片陌生土地后,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有的人死于哑弹爆炸,有的人得了胸膜炎,吃饭时还常听见大炮的轰鸣声。

村里的老人回忆了不少父辈们赴欧的经历以及归国后的生活,也有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他们还问能不能真的将这些回忆保留下来,让我们都觉得重建华工记忆很有意义。”徐嘉说。

小组成员又前往江苏南通,采访华工沈彦行的后代。沈彦行是作为技术华工被招募的,在欧洲进一步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归国后投身祖国的建设,对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走访山东、江苏等地,为小组积累了1247分钟时长的录音,还绘制了一份华工赴欧路线图。徐嘉介绍,以德国鱼雷袭击事件为节点,事件之前有三条海路前往法国或英国。

鱼雷事件后,路程更为曲折,路线分别为“威海或青岛→太平洋→温哥华→横穿加拿大(火车)→大西洋海岸→法国”和“威海或青岛→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在美国帮助下)→大西洋→法国”。

上海是技术华工的主要招募地,也是华工归国的重要登陆港,小组成员走访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等,梳理了一战期间几大报刊的相关报道,发现华工与现代工业发展与工人运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远赴欧洲  

带回原始影像,采集1000多位牺牲华工数据资料

想要有一手资料,还得去欧洲现场看。利用暑假,小组成员前往了原一战西线战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他们在弗兰德斯战地博物馆查找和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在弗兰德斯地区开展有关华工记忆的专题问卷和访谈,同时还寻访华工墓地和纪念物,重建相关数据资料。  他们了解到,很多华工会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受伤的士兵,和当地人友好相处,很多欧洲人都说中国人总是笑眯眯的。华工还会用中国城市的名字来命名挖好的战壕,表达思乡之情。“他们尽管没受过教育,但有他们自己的思考。这样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他们是有血有肉、富有家国情怀的一群人。”组员高昕说。

在一名考古专家的带领下,调研小组还前往了原一战西线战场原址,附近的树林郁郁葱葱,已经很难想象当年化为灰烬的惨烈,但树林里至今还留有很多如篮球场大小的弹坑,据说他们所站的脚下还埋着很多未被发现的遗体。“其实创伤依旧在,更让人感到和平的珍贵。”

欧洲调研让成员们带回了很多史料和四百多张原始影像资料,更重要的是,他们采录了1000多位华工的数据资料。

在欧洲,小组成员调研了五个华工墓地,那一排排整齐的墓碑,让这些中国的“95后”肃然起敬,他们蹲下,查看墓碑上的碑文。组员张若朴感叹,看到墓碑上的名字让人觉得14万华工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群体,而是一个个生命,背后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故事。

他们采集了1131个墓碑信息,并按照编号、姓名、籍贯、死亡时间整理成了文档,组成了最基础的华工数据库,“我们目前与山东博物馆、山东华侨会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以及比利时弗兰德斯战地博物馆进行了合作,正在逐步构建完善一战华工数据库。”导师杨位俭表示。

  备战挑战杯  

挑战没有终点,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凭借着扎实的调研,这一全是本科生组成的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舞台。

备赛期间更是争分夺秒,由于正逢考试,去北京比赛前,成员们一边设计展台、折页、纪念册,一边抽空复习、写论文。在北京比赛期间,他们白天布置展台,为嘉宾介绍项目,晚上回去则争分夺秒复习功课。

正式答辩小组由三人组成,他们在如何突出项目的表现力上很动脑筋。作为负责人的徐嘉负责答辩稿的PPT,赛前她和老师一起反复讨论,用几号字体,每页PPT上什么内容该突出显示,放哪些图更有代表性,如何展现逻辑思路,有时一做修改就做到凌晨一二点,“成果册和PPT起码改了二三十版,精益求精下,修改后的确比原来好很多。”

比赛成绩让所有成员相当振奋,他们更愿意让更多同龄人知道:一百年前,有一群青年华工,在一战战场上,用奉献与牺牲维护了民族尊严与世界和平。

徐嘉说,走访比利时让他们发现,当地保存着很多华工用炮弹壳制作的工艺品,这一方面体现了华工的文化创造力,另一方面更是通过暴力到艺术的形式转换,实现了文明的升华。

如今他们有个设想,计划举办华工战壕艺术巡展,用这种形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通过调研,我们都感受到,加强一战华工研究,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