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长都应该看!民警支招构筑“防拐”保护墙
2019-11-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资料图

因为一张画像,时隔2年后,人贩子“梅姨”再度刷屏社交网络,也让拐卖儿童类案件也再次走入人们视野。如何预防拐卖?仅仅靠不搭理陌生人够吗?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牵涉到家庭、学校、公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今日,记者专访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五支队副支队长金海坚,全方面剖析如何构筑“防拐”保护墙。

▎孩子 ▎ 不给陌生人带路,根据环境选择呼救方式

在去年央视进行的一次“防拐测试”中,“骗子”谎称是孩子家长的朋友,利用零食、玩具等方式成功拐走50个孩子中的42人。该实验让不少自信的家长重新审视对孩子的“防拐”教育。如何有效开展防拐教育?王海坚给家长们支了几招。

首先是防范未然。除了老生常谈的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跟陌生人走之外,不要为陌生人带路也需要谨记。“外地的一些案件中,有人贩子以宠物狗丢失的名义向小朋友问路,小朋友带路找狗。”这种时候,“乐于助人”的孩子可能陷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一旦发生了被拐的情况,孩子能否伺机求助同样十分关键。“在公共场所的话,大声呼救还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下与嫌疑人一对一,此时不建议激烈反抗,以免对自己造成伤害。”王海坚强调,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传递求救信息。据他介绍,此前在外地的一起案例中,曾有一名女子牵着女童的手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民警上前询问时,女孩一下挣脱了女子的手,跑到民警身后,拽着民警的衣角说“这个人不是我妈妈”。

在女孩的明确提示下,民警随即对女子展开询问,发现其对女孩个人信息知之甚少,最终警方联系上女童家长,成功完成解救。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吓孩子,说不听话就让警察抓走他,这导致很多孩子把警察当作了‘大灰狼’的角色。”王海坚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把警察放在对立面,而应让孩子养成遇到困难找警察的习惯。同时在求助时,如果孩子能提供爸妈的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要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家长 ▎ 告别“24小时报警”误区,第一时间寻求警方帮助

昨日,一则儿童被拐卖数据分析文章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提及上海为“卖掉孩子最多的城市”,对于这一结论,上海警方回应称:10年来未发生过抢夺、偷盗、诱骗后贩卖儿童的案情。争议告一段落,自信表态的背后是上海警方在“防拐”战场多年的经验和防患未然。“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打击,一方面防范。”

据媒体报道,早在2009年,公安部就在全国开展打击拐卖儿童、妇女专项行动,此后上海开始建立打拐DNA数据库,对已经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五类人员采集血样进行DNA检验,同时将数据录入全国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来历不明儿童排摸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排除拐卖嫌疑。

“对于儿童失踪类案件,派出所、刑队都会第一时间介入,走访知情人员,甄别案件性质。”金海坚坦言,有时候家长报案孩子失踪,最终一查确实父母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但根据警方现有的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一旦确定系儿童失踪案件,警方会立即成立专案组,“我们要求落实‘一长三包’责任制,由地区公安分局分管局领导任专案组组长,‘三包’则是指案件要侦破、孩子要找回、情绪要稳控。”金海坚透露,曾出现过诈骗分子利用网上的寻人信息联系到家属,以提供线索为由索要钱财实施诈骗,因此他强调,在案件侦查中赢得家长的信任也是重要的一环。

此外,因为对警方的工作流程存在误解,一些家长也可能丧失报警的黄金时间。“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这是在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中的一句台词,也是不少家长存在的认知误区。“网上很多人说孩子失踪之后要24小时之后才能报案,其实家长应当立即报警。”在此前接受采访时,王海坚曾透露,凡是接报14岁以下儿童失踪警情,警方将第一时间协助寻找,6小时后尚未找到,即立为刑事案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资料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