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跟着鸿鹄飞,燕雀也会飞得高一些
2019-11-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今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录用了9位毕业于海内外名校的硕士及博士生。无独有偶,今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以近30万元的年薪招聘了400多位名校的硕士、博士生担任公办中小学老师。近年,上海中小学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者亦呈现上升趋势。

顶着“学霸”光环的名校高材生,择业向来备受关注,昔有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后有复旦毕业生卖鸡蛋,而今从事基础教育行业“大材小用”也备受热议。然而,基础教育是源头教育,人才的哺育需要步步“精”心。

长期以来,作为源头的教育行业,并非最优秀的人在驻守启蒙。虽然也涌现了个人起点未必很高但却实践出真知的一批特级教师、教育家,但从基数、受惠面来说,时间成本、试错成本也是巨大的。为什么不在教育事业的起跑线上一开始就配备“种子选手”呢?

远溯历史,上世纪初四大教育家晏阳初、蔡元培、张伯苓、陈鹤琴,都以“大材”躬身于基础教育领域。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张伯苓,创办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晏阳初,回国旋即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曾投身爱国女学,继以主持北京大学成为一代教育大家;更有留美归来的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从创办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起步,孜孜耕耘,建构起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了我国儿童教育事业。近看当前,最强大脑总冠军、清华毕业的杨易就是一名新东方数学老师。再看发达国家,博士、硕士站上中小学讲台,是件理所当然、完全不需要大惊小怪的事……越是“大材”,越要敢于“小用”,因为“小”处并不小,反而可能是“大”之发端。

此外,学霸从所谓精英行业流动到看似并不光鲜的普通行业,是以学霸光环引领人们的视线,进而破除行业偏见、更新职场观念的一个社会进步现象。我们应该以更加多元、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行业的工种。一个人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否深耕自己所在的领域,从而有所创新有所成就。

学霸是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超强的一群人,鼓励和优待他们进入基础教育这个领域,凭借他们的资质和能力的释放,将会有很大潜力撬动这个行业的固有生态、解决教育痼疾。跟着鸿鹄飞,燕雀也会飞得高一些。学霸之为学霸,其成长经历的示范作用,对雏鸟来说是可贵的参照系。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已经被事实验证过的学霸的学习方法,不就是孩子们的直接利好吗? 

当然,学霸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也是新兵。一要尊重行业规律,从零开始打磨,从善学到善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二要收敛学霸傲气,放下学历光环,以能者为师。三要不负学霸之质素,既是鸿鹄,就该有鸿鹄之志,以推动基础教育行业进步为己任。而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炼之后,发现自己并不真正适合、也并不真正倾心这个基础教育行业,也要理性退出,去更能绽放才华的行业放飞自我。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邓肯·霍尔丹曾表示,自己刚学物理的时候,成绩一般。直到五年级,他遇到一位非常有水平的物理老师,从而激发了他对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总是在叹息,中国为何难出诺贝尔奖得主?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如果有更多中小学教育摇篮的“种子”,被那些以学识、见识、思维和视野投身基础教育行业蓄势待发的“种子选手”唤醒,是件多么美妙的事。不妨期待一下,未来源源不断输入强劲血液的基础教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