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苏河,一座城的曼妙新声
2019-12-01 生活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普陀区拥有苏州河最长岸线资源,东起长寿路桥,西至泾阳路,河道长度约15公里,岸线全长约21公里,其岸线长度占市区段苏州河总长的50%。过去,人们倚河而居,而后的工业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历史印迹。今天,苏州河再次转型,这些历史的点滴被赋予新的内涵,串联古今,缝合了城市与河流,联结了人与环境。

文化点亮苏河

在M50的园区内,正门广场上一组五颜六色且错综复杂的钢管引人注目。时不时引来路人把耳朵凑到钢管一端的喇叭口,来倾听其中的奥妙:旧时苏州河畔传来的轮船汽笛声、木桨的划船声、人们交谈闲聊的说话声、远处传来的叫卖声以及城市建设的施工声……这其实是声音景观公共艺术装置作品《听岸》。

这是园区里正在举行的普陀区实践案例展中的一件作品。此次以“从水岸滨河到活力普陀——文化点亮苏河”为主题的展览也将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从杨浦滨江延续到了普陀苏河。以M50创意园作为普陀苏河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的实例,以公共空间的艺术语言对普陀苏河整体岸线空间进行展示。

“自1968年加拿大作曲家R. Murray Schafer首次提出声音景观的概念以来,声音景观一直具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所感知和理解的声音环境’的内涵,但其外延已从最初的声音生态学拓展到景观设计、音乐人类学、电子音乐,甚至文学等领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艺术生态。”据策展人薛鸣华介绍,《听岸》作为普陀区分展区的主题展之一,紧扣“文化点亮苏河”的主题,以大型装置的形式,将声音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相结合,以苏州河流域节段为装置基本形态,错综复杂的钢管象征水流与声波的传递途径,五个管道输出端口象征着五个不同形态的岸口。“不同形态的岸口,引导不同的倾听角度,五个作品共同构筑起苏州河沿岸属于上海的声音记忆和听觉景观。”

此外,各个子展览与活动也运用多样形式与艺术方式,以“水”为主题,依托苏州河沿岸这个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选址普陀区苏州河沿线滨水空间进行整体展示。

其中,“普陀苏河21公里岸线空间规划主旨展”还通过影像、多媒体等方式,集中展示了普陀区苏州河21公里岸线贯通工程成果,展望苏河八景未来规划愿景,探讨以文化激活滨河空间活力的可能。

从M50的前世今生到探索城市更新

众所周知,当代艺术的聚集是M50最核心的文化资本之一,是由艺术家自下而上发展形成的,是工业遗产承载的非物质创新文化资本。从去年年初开始,薛鸣华和团队就做了一个关于M50的保护和更新的规划。这个规划中的重点是希望从历史风貌和工业遗产的角度和从苏州河整体的传统历史角度,对它的工业遗产、历史和当下的更新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它的发展方向。

“M50十分有独特性,它作为一个典型的上海老街坊,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形成的传统工厂。”在薛鸣华看来,M50既代表了上海工业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苏州河沿线历史风貌的各个时期。“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既有建筑风格代表性,也有由建筑群落组成的有趣味的传统空间的代表性。”通过研究,薛鸣华发现,这里还包含了上海人的一种务实的实干精神,以及所谓“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一种工业发展的历史风貌。“在这样的一个整体过程当中,我们发觉它是目前保存完好,且比较完整的工业建筑群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业遗产。我们对它的研究,是想把历史的部分能够呈现出来。因为它不仅是承载上海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的场所,它本身作为工业遗产就极其有价值。所以它具有两重性。”

薛鸣华希望在这次案例展中,把这样的想法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进行展示,并结合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表达。

其实,建筑设计师才是薛鸣华的主业,长期以来他一直都对城市更新的项目颇有研究。早在2017年,薛鸣华和团队参与了一次徐汇区永嘉路的街区改造项目,做了一次结合社区活动中心以及社区邻里功能的改造。“我们不仅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来美化空间,美化建筑,而且还结合艺术和文化做出了一个展示的功能。当时,我们在社区里做了一个赉安的建筑摄影展,这个展览在里面就呈现出一个别样的空间。”薛鸣华发现,很多文化和艺术,其实离普通人有些距离,“我们就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文化艺术注入到街区和城市空间中来。实际上,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空间是可以被重新赋予这种功能的。所以,做了这个项目之后,我发觉其实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居民们在这里参与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包括交流展示。同时,空间又是特别美化的,也具备艺术性和文化性。”

在薛鸣华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微更新的案例,能够把这样的一个街道空间,通过设计师的专业手法,通过文化和艺术的眼光和思维方式,进行艺术化的展示,并将空间从建筑设计到后期的内容呈现,都能够一体化地展现出来。这也让薛鸣华得到了启发,他认为,这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城市空间呈现出我们生活的价值和我们喜欢的状态,其实就是通过设计、管理等综合因素和多角度思维以后,所能呈现出来的整体的效果。”

Qa 生活周刊×薛鸣华

Q:从建筑师到策展人,这种身份的转换带给你什么变化?

A:不管我是作为一个建筑师,还是景观设计师,抑或是策展人的身份,都应该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希望能够把美好生活注入我们所设计和研究的对象。对于能够有机会接触、研究和梳理城市的脉络,并且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觉得,这是我们对城市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文化和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这种专业性其实不是体现在如何去做展览上,而是把我们本身的专业通过跨界,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传达,我们希望这个城市会更加美好。我们会有更多的方式来改变生活,来改变我们周遭的环境,其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跨界去做这些工作的主要原因。

Q:这种跨界的探索,对你的主职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A: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管是城市设计,还是街道设计,以及景观和建筑设计等,其实都会涉及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都会关注到城市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从一种设计的角度去看,也要从带有社会责任的角度和艺术人文的角度去看。这不是单一地去完成任务,它一定要经过思索。我们还带着一些研究的成分,希望通过多元的、多角度的、多样化的思维,来看待我们要设计和改变的对象。

我觉得,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设计的关系,还需要对这个城市有一种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单靠设计本身的思维逻辑是不够的。当我们能够快速去尝试,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或者方式去看待我们所做的研究和设计时,都会发觉我们本身学科和专业的局限性。所以,我希望通过跨界,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出我们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价值和意义。

不管是这次的案例展,还是其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跨界尝试,其实都是一个设计师将来所要面临的自身学科和专业的全新发展。因为我们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所谓的一砖一瓦或是一个城市的一条线一个面,而更多需要深入到内容和本质中去。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设计,通过我们的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Q:对M50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A:我觉得,首先应该要了解M50自身的历史,很多人对它的历史了解得很片面。现在的M50是很多文艺青年去打卡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拥有完整艺术发展的空间,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业遗产,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特别是展示上海工业文明的一部分,这方面大家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在基于对历史的了解之后,大家就会尊重,更加地珍惜,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和保护这个不可多得的文化和工业文明的遗产。除了了解历史之外,慢慢地还要有一定的宣传。

我们的保护不是为了制约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过城市的更新,把文化的部分更好地保护下来。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城市对外艺术的整体打造,以及形成国际的品牌等等,都会起到推进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保护我们的工业文明、工业遗产,还是保护文化和艺术资源,都要跟发展相结合。从它的保护措施和理念,包括城市空间各个区域相互协调的方面,都要形成能够有效保护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寻找政策支持的方式,包括一些文化基金的介入和投入,对它进行支持和支撑。

另外,从M50的内部来讲,也要有更多的空间来对它形成更好的展示。希望在空间上不断地优化,这其实要有一些具体的发展目标,形成好的规划和建议,并且在技术上找到好的方式,以此来协同整个“一江一河”的整体发展,与未来文化艺术的建设相互协调。

总而言之,未来的发展既要结合政府的支持,又要结合所在地机构上级单位以及在地商户的理解,通过整体的规划、整体的发展计划,共同来打造这块区域。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