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挖笋,夏选竹,秋割稻,冬刷树……这样的劳动教育课你羡慕吗?
2019-12-03 青年

学生在“便利小超市”整理货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除署名外)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会议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上海,不少学校早已在劳动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在职业体验中感受劳动艰辛、按照家务清单学习劳动技能、在校园的“开心农场”里种菜种瓜……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劳动教育。

蓬莱路二小“每日鲜菜场”的学生在剥大蒜。

 ▼ 蓬莱路二小 ▼ 

在“蓬莱小镇”职业体验各种劳动

五六个学生一组围坐在一起,每人拿着一个大蒜头,一层层剥掉“外衣”后,露出一个个饱满的蒜瓣,把蒜瓣掰下来再剥掉蒜衣,一个白白胖胖的蒜瓣就出现在了眼前……上周五中午,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每日鲜菜场”拓展课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剥着大蒜。在家从来没有剥过大蒜的杜昕瑜耐心地剥出一个蒜瓣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剥出来了一个!”

同一时间,在“便利小超市”,三年级的孩子们则在热火朝天地整理着货架上的货物。一摞摞的铅笔盒、一堆堆尺子、一叠叠明信片,每样货物都要分类整理好、贴上价格二维码,还要一样一样地算价钱,三年级的刘玥整理了一会儿就感叹:“没想到这个还挺累!”而在“美味中餐馆”,二年级的学生们围着围兜,正在制作新一季的餐牌,“入门”工作之后,后面等待他们的是各种中式餐食制作。

每周五中午,蓬莱路二小就会变为这样一座欢乐的“蓬莱小镇”,5个年级变为6个社区,48个教室变为便利小超市、星星邮电局、小算盘银行、五官科医院、每日鲜菜场、超级电影院等小镇公共场所,1338名学生和107名教师变成小镇镇民,每一个镇民都拥有小镇护照、货币、存折和银行卡。

蓬莱路二小校长余祯介绍说,“蓬莱小镇”是学校的校本拓展课程,课程将学校变成微型社会,六大社区涵盖了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48个小社会活动课程,在这个模拟的微型社会中,学生们学习着各种生活技能,也体验着各种职业的劳动。

“服装设计室”的学生们在缝制“荷包蛋”。

比如,备受追捧的“美味中餐馆”,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大米、自己淘米用电饭煲煮饭,也可以包馄饨、煎荷包蛋、学做各种中式面点。5年级的薛沁秋上个学期就在“美味中餐馆”进行了学习,学成后,她给妈妈炒了蛋炒饭、包了小馄饨,让妈妈既吃惊又感动。而这个学期,薛沁秋又选了“化妆品公司”,亲手给妈妈做了一管润唇膏。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职业体验课程不但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蓬莱路二小教学教导赵英说,学生们参加“蓬莱小镇”课程的成品都可以带回家,比如,在“每日鲜菜场”剥的毛豆、择的芹菜,都可以拿回家,“不少学生拿回去,都会强烈要求晚上加这个菜,因为这是他自己劳动的果实。”

赵英介绍说,“蓬莱小镇”的48门体验课程,学生每学期都可以通过网上选课系统自主选择心仪的课程,有些热门的课程每次都要“秒杀”。除了在学校里体验,有些课程还可以“出差”。比如,“牙病防治所”的小牙医,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真正的牙科医院“出差”,做真牙医的小助手,真切体验牙医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而“蓬莱小镇”课程带给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一个家长反映,整个暑假,她每天的早餐都是孩子准备的。有个外婆也惊奇地告诉我们,她的外孙居然会包馄饨了!”赵英说道。

“通过‘蓬莱小镇’的课程设计,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多方面的。”余祯校长介绍说,比如在“五星西餐馆”,学生们不但在西点师傅的指导下学做点心,还能了解到西方文化、西餐礼仪、西餐制作、餐厅管理等诸多内容,超越了单纯的职业体验概念,在课程中拓宽了知识,在模拟体验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发展了创造能力。

九亭五小的学生在自己班级的“自留地”收白菜。受访者/图

 ▼ 九亭五小 ▼ 

校园里有“开心农场”种菜种瓜

刚刚过去的11月,松江九亭第五小学的墨宝农场又丰收了!二年级2班的学生们忙着在自己班级的菜地里收白菜,四年级3班的学生则弯着腰在“自留地”里拔着白白胖胖的萝卜。而这样的丰收景象,在过去的近一年里在九亭五小不停“上演”。

九亭五小是一所2016年刚建成的新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校长殷海强深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文化学习普遍很重视,但在劳动教育培养方面却意识薄弱。“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爱劳动,而是家长根本不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时间和机会。”殷海强校长认为,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一定要在学校培养!于是,他决定:在学校开辟一个农场!

今年3月11日,随着殷校长的第一锄,九亭五小的墨宝农场落成了!学校1-3年级共18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约20平方米的地。农场落成第一天,家长、学生、老师们就将韭菜、生菜、草莓、青菜、莴笋等种子,播种在了自己班级的农场中。

殷校长介绍说,每个班级有2位农场管理员,分别由家长担任,学生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每天进行浇水、除草、施肥、松土、生长记录记载、拍照、生长报告制作等工作。“学生们好奇地不得了,每天很早就到学校观察自己班级种的菜。”殷校长说,自从有了“自留地”,学生们每天都会跑到地里看好几次,看看自己地里种植的菜长势如何,再瞅瞅其它班级的菜是否茁壮。好不容易长出一颗草莓,孩子们激动得奔走相告。

学生们在收辣椒。受访者/图

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呵护”,今年五一劳动节,墨宝农场迎来了第一次收成——一(5)班的青菜和二(4)的莴笋成熟了!学校为这两个班级举行了一个丰收仪式,老师和家长带着两个班级的孩子来到地里,亲手将自己种的青菜和莴笋采摘,然后洗净、切好,在学校食堂由家长老师指导烹饪成了炒青菜、青菜蛋汤、莴笋炒肉丝。整个活动结束后,二年级4班的刘子轩感慨地说:“收莴笋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得到的结果真美好啊!”

“有的孩子平时不喜欢吃蔬菜,但自己种出来的菜却吃得非常香。有一次收芥菜,大人们都觉得稍微有点苦,但孩子们却说‘不苦不苦’,个个吃吃得汤都不剩。”殷海强校长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墨宝农场的收成已经非常丰硕了,除了青菜、茄子、土豆、黄瓜、芹菜、番茄等蔬菜,还种出了西瓜、甜瓜、草莓等水果。

今年9月,随着新的一年级入学,九亭五小的班级增加到了24个,而墨宝农场的“自留地”也扩充到了24块。“现在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农事,很多都是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出来,小葱和青蒜也分不出来,但是有了这个农场,一年就能种植十几种蔬菜,光萝卜就有好几种,5年下来,他们不但会认识很多种蔬菜,还能了解这些蔬菜的种植、生长知识,这些都是学校留给他们的‘烙印’。”殷海强校长感慨说,现在越来越觉得墨宝农场是一块“宝地”,“学生在这里不但收获了知识、培养了劳动意识,而且能进行自然、语文、食育等很多方面的学习,真是一个综合实践场所。”

树德小学学生比拼包饺子。受访者/图

 ▼ 树德小学 ▼ 

家务作业让孩子学会力所能及劳动技能

煮饭、包饺子、叠衣服、收拾行李……如果小学生会做这些家务,你会不会惊讶:这也太懂事、太能干了吧!而对普陀区树德小学的学生们来说,这些家务活“都不是事儿”!

在树德小学,有一份特别制定、印刷在《树德作业本》首页的“家务清单”,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寻找服务小岗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学会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务家庭作业不是一次性的体验,而是一项长期的考核。

说起设置“家务清单”的初衷,树德小学校长梁青云坦言,现在的孩子,基本是“小皇帝、小公主”式生长环境,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近几年来,树德小学推行了学生“家务作业·劳动锻炼”的岗位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课程中有一项岗位实践课程,家务劳动其实就是孩子在家庭服务岗位的实践活动。”梁青云校长介绍说,学校倡导全体学生每个学期至少学会两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家务清单”中,一至五年级学生每个学期都列有家务项目,比如,一年级是摆餐具、整理书桌等,二年级是洗领巾、扫地等,年级越高难度相应增大,五年级的学生要学会下面条或馄饨、帮家里换床单被套,还要学烧两个菜。

树德小学学生家务作业,帮家里买菜。受访者/图

梁校长说,“家务清单”不但印在《树德作业本》首页,每天的作业记录后面还印有“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家长每天针对学生完成的家务情况进行评分。“每学期开学时,学生们要写‘岗位承诺书’,承诺这个学期要学会哪些家务劳动。期中时,各班会举行岗位大比拼,在班级里总结,做一些家务劳动小报和心得。而到了学年结束,全校各个年级会举行家务大比拼,评选劳动小标兵。”粱校长认为,评价机制的完善,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家务作业对孩子的锻炼家长们看在眼里。今年五一期间,树德小学一年学生黄梓萌的家长就惊喜地发现,孩子在家里一直帮着他们摆放餐具、擦桌子、叠衣服、整理书桌。已读五年级的王子颢父母也表示,孩子在家做家务,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和劳累,“虽然只是做一些洗碗、拖地、倒垃圾等小事情,但他也掌握了最基本的生活本领,足以证明他长大了。”而王子颢也坦言,通过做家务劳动,他对父母更加尊敬,“他们不是天天这样吗?每天擦地、洗衣服、收拾屋子等等,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辛苦!所以我决定以后一有空时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替他们减负。”

梁青云校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一定的责任岗位,因此应该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以后才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承担更多的义务,或者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经过这几年推广家务作业,孩子们的劳动意识明显加强了。”

小昆山学校学生秋天割稻。受访者/图

 ▼ 小昆山学校 ▼ 

在四季更迭中体验四季劳动

春天挖笋、剥笋、品笋,夏天选竹子、切割、制毛笔,秋天割稻子、采摘柚子,冬天刷树干、绑稻草……松江区小昆山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内部植有近千种植物,在这么一个极佳的自然大课堂里,学校利用四季中的不同植物资源,对学生展开了四季劳动教育。

小昆山学校党支部书记张英介绍说,四季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四季课程”中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一个教育系列,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劳动能力的水平,为一至九年级的学生打造了四季劳动项目系列,“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劳动教育课程的劳动技能难度也呈螺旋式上升。”张英说,将每个劳动教育项目进行目标具体化,让学生对劳动任务更明确,同时对每个项目所需的劳动技能、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劳动创造等各项发展更具指向性。

今年4月底,小昆山学校的二年级小苗苗们就带着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学校竹博园,开启了一段“挖笋-剥笋-品笋”的奇妙之旅。

小昆山学校学生自己脱粒。受访者/图

活动中,学生们仔细观察、耐心寻找、分工合作,有的同学专门负责找笋,大家合力一起挖笋。每找到、挖出一个笋,就会响起欢呼声。 挖完竹笋,孩子们带着“战利品”奔赴食堂,清洗干净小手后,就跟着厨师伯伯一起学习剥笋。再经过一番焦急的等待,亲手挖出的笋儿就被食堂阿姨煮成了鲜美的汤,大家吃了一碗又一碗。“劳动才能有收获!”陈夏研同学说,虽然挖笋挖得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快乐。学生陆陈萍的妈妈表示,挖笋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到了劳动是辛苦的、累的,但同时劳动也是快乐的。

张英介绍说,学校的四季劳动教育并不仅限于校园范围之内。今年10月中旬,全体六年级学生就来到五厍农场,进行了一场有趣又有意义的农事实训研学活动,体验了割稻、亲手脱粒、团队制作稻草人等活动。“这也是秋季活动之一。”

张英说,四季劳动教育课程都是根据学生周边事物与季节的关联进行开发的,更生活化、更日常化。在学校九年学习生活中,学生能经历各项真实项目中的操作、设计、体验、探究、创造,可以体味不同种类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不断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同时,通过完成丰富多彩的劳动项目,还能提升同伴合作意识与能力,感受分享成果的美好,真正体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而在日常且长期的系列劳动教育中,学校也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