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断崖式”降温,小心!孩子们可能又要中招了……
2019-12-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这两天孩子一直打喷嚏、流鼻涕,三天前开始发烧,多次39.0℃以上,一发烧人就变了,软绵绵的,没精神,吃不下东西,水都不想喝,我们大人都被折腾的不行了,所以决定还是来医院看看。”深夜10点,市民周先生驱车带着3岁的儿子赶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结果发现前面还有近200位小患儿还在候诊。

连日来,申城气温连续出现“断崖式”下降,沪上不少医院的儿科门急诊引来了就诊高峰。

  深夜,急诊排队窗口仍然是长队  

晚上8点,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急诊大厅内,各个挂号窗口前都排着长队,急诊大厅里挤满了小病人和焦急的家长们,连每条走道都站满了人。

记者发现,患儿绝大多数都是因天气寒冷导致的感冒和咳嗽,其中不少患儿是老病号。一位姓张的女士满脸地焦急地告诉记者,“孩子上个月刚刚感冒了一场,还没完全好呢,冷空气一来,又感冒了,简直是恶性循环,班上至少有六七个孩子因为感冒请假了,现在都不敢让孩子去幼儿园。”

同样,深夜的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大厅内仍然一片忙碌,周先生抱着3岁的儿子,正坐在座位上焦急地等待着。他手中的号显示是802号,而电子屏幕上显示当前就诊号为620号。周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发热已经三天了,吃了退烧药,温度就下来了,但是几个小时后,体温又上去了。等全部看完离开医院时,已经接近深夜0点。

记者今天从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儿科专科医院了解,从上个月开始,医院门急诊出现就诊高峰。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患儿人数变化并不明显。“此次就诊中,患儿主要以甲流、乙流、轮状病毒肠炎、过敏性鼻炎为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沈国妹表示,进入冬季早晚跟中午的温差较大,如果不及时添加衣服就容易着凉。此外,孩子在户外穿得再保暖,如果活动时间过长,冷空气也会直接进入呼吸道形成刺激。

事实上,除了孩子们,不少成人也纷纷中招。华东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医院的急诊里,也同样人满为患,其中发烧、感冒的患者很多。在第十人民医院输液室,坐着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以发烧、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居多。一名姓王的护士忙地不可开交,走路时都是一路小跑,她告诉记者,“相比平日,急诊量增加了一成多,总体还算平稳。”

  小心,12月进入了流感高峰季  

据介绍,每年12月和次年1月是流感高峰季,沪上各级医院也会迎来冬季就诊高峰。

流行性感冒为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主,传染性强。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或单位传播,发生聚集性疫情。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建议市民做好流感预防工作:洗手时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在家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建议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造成病毒传播。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疫苗尽量在流感流行季之前的半个月到一个月进行注射,接种半个月后体内会产生抗体,起效时间为6个月到8个月,基本可覆盖流感流行季。

═ 小贴士 ═ 

流感和普通感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感冒,实际上症状和治疗方式都不一样。很多患者出现了症状,却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得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事实上,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这种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最重要的是,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会引起流行。

而流行性感冒则是一种因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能会有一些呼吸道症状,而更多为高烧、全身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播快,市民们还是以预防控制为主。

针对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只选一种复方抗感冒药即可,同时服用两种或以上药物,会导致重复和超量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服药不应超过7天,如1周后仍未明显好转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专家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普通感冒,只有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鼻窦炎、肺炎等,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流感患者要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