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老厂房今日创新园,未来将成中以合作平台!
2019-12-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今日,位于普陀的中以(上海)创新园正式开园。这一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园,未来将成为中以创新合作、研发、孵化、转化、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

开园首批入驻了20家企业,普陀区还推出9方面18条奖励措施,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也同时成立。

20家入驻企业期待更多项目落地

黑瓦红砖,一排排老厂房,曾经这里是英雄金笔厂旧址,今天变身成为了中以(上海)创新园,一期建设包含了规划展示馆、路演中心、服务中心、办公房等约7500平方米,昔日老厂房焕发了新生。

位于园区的1号楼、7号楼是入驻企业办公用房,充满着创新元素。首批20家入驻企业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领域,包含了3家孵化器。

在以色列,创新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特别在医疗领域,以色列将创新发挥到了极致,对治疗眼科、心血管等疾病的医疗器材创新,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入驻创新园的Ehealth孵化器就致力于数字医疗产业的孵化。每年,它都会依靠组建的顶级团队来甄别有潜力的先进技术,选择5-10个项目进行落地孵化。

孵化器五大股东之一的上海创瑞投资董事长唐浩夫认为,普陀区对落户在中以(上海)创新园的企业提供一系列政策扶持,加上上海拥有数家顶尖医院和优秀的医学人才的资源优势,把Ehealth孵化器的基地建在上海,能把以色列的先进医疗技术项目做到最大程度的落地。

“根据前期的市场调查,公司计划将数十个国外先进的医疗器械在上海进行落地转化,包括360度视野的自主推进式一次性肠镜Giview等。”

以色列著名投资企业INDIG CHINA也成为创新园首批入驻企业,联合创始人颜明华曾在去年十月列席参加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他对中以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互融互通充满了期望。

落户普陀对他和合作伙伴而言很有意义,“我和我的搭档一样,喜欢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以(上海)创新园是全新的开始,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通过为以色列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管家模式’,为企业提供政策、生活、工作、资金方面对接,以更优的服务能级,帮助企业降低创业成本,为园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18项政策扶持有13项具有突破性

随着园区开园,普陀区支持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发布。“突破”成为普陀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文波口中的高频词。

政策就引进功能平台、专业服务、创新主体、创新创业创造、创新项目转化落地、高层次人才集聚、中介机构参与建设、融资方式创新以及其他等9个方面18条进行奖励实施。根据急需原则、从优原则及全面原则考量,有13项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突破性。

如鼓励引进功能平台方面,支持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对新引进入驻园区的以色列创新署授牌的孵化器,经认定的,可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助。

在鼓励引进专业服务方面,支持开展专业服务,对2020年底前入驻,且服务园区创新主体成效显著的专业服务企业、机构,可最高给予三年办公用房租金全额资助。

李文波表示,这次十分注重实效,不强求第三方一定要注册落地,“换句话说,只要为中以(上海)创新园服务的,给予房租全免的支持,这就是一种突破。”

“制定的这一揽子专项政策,将对创新园2020年前进驻企业和机构,给予办公资助、营运奖励、装修补贴等优惠政策,以期撬动中以合作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桃浦智创城公司副总经理、中以创新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强浩说道。

成立新平台落实合作意向和成果

开园当天,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也同时亮相。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大开放创新力度方面,这是一个重要载体平台。

目前,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明确技术需求的中方企业、项目投资机构,以及以色列高校及其成果转化公司、科研机构等。

中以创新促进中心主任王李欣表示,目前正积极引进以色列海法大学前校长大卫•法拉吉教授的医疗相关科研项目入驻中以(上海)创新园,同时通过对接瑞金医院,为该项目提供了成果转化的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今后,中心将继续为一批拟入驻园区的以色列项目,提供跨学科、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信息化、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转化医学功能性平台。”

未来,中心将设立多模式、接力式的上海-以色列创新合作基金,并通过以色列合作资源,帮助园区汇聚不少于1000条有合作意向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成果,推动不少于50项创新成果落地或者开展技术合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