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碰撞,创意无限,老字号文创赛“星”光璀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文 常鑫/图
近日,2019“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总结活动暨“新国潮·青春范儿”青年文创评选活动中评会在宏慧盟智园成功举办。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宁,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李宇皓,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处创业培训科科长陈文静,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理事长翁联辉,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麒,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沙尧杰,以及来自上海老字号企业、业内设计师、创业指导专家、创业组织、高校和媒体代表出席活动。
以评选促提升 青春创意别开生面
2017年至今,“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不断致力于搭建青年群体与沪上老字号品牌之间共创共建的平台。三年来,专项行动持续“加码”,2019年更是推出了“新国潮·青春范儿”青年文创评选,打造了老字号创新加速营、毕业设计展等创新活动。
据悉,青年文创评选活动由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报社主办,得到了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上海市青年创意协会、上海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文创导师营、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黄浦分团的特别支持。
评选活动以“新国潮·青春范儿”为主题,旨在搭建起共创共建平台的基础上,依托创业指导专家团的力量,真正培育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优秀文创人才和创业英才,为老字号产业经济振兴凝聚新力量;共同挖掘新时代、新审美下的新产品,焕发老字号蓬勃生机。
“新老”碰撞,创意无限。自12月5日活动发布老字号品牌文创需求以来,得到了高校学生、创业青年积极踊跃的报名和参与,2次“走进高校”活动同样引发火爆人气。仅20余天时间,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创业青年提交的46件创意方案和作品。
经过初选,12组参赛作品入围,以路演形式亮相“新国潮·青春范儿”青年文创评选活动中评会现场。来自豫园股份、星光摄影器材城,第一铅笔、美加净的老字号企业代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商学院的高校老师,以及市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领导、创业指导专家,业内设计师组成了当天的专家评审团。
评选现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比如陆骁宁和娄明洋同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样对第一铅笔进行再设计,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前者加入了24节气,后者则融合了金山农民画。把铅笔打造成结合童话故事的“魔法棒”,豫园荷花池里的“锦鲤”跃然扇子包装上,敦煌飞天舞女成为护手霜插画形象……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郭永艳老师不仅是评委,也是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因此颇有感触。“今天我进一步了解了品牌的需求和想法,我会把它们向同学们反馈。但设计产品之初,我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进而再根据品牌、市场要求做改进。”在她看来,“先放再收”的方式能让创造力不受限、更大胆。
值得一提的是,评委们不仅为每组作品打分,还在意见栏填写了建议并告知选手。一位创业指导专家告诉记者,根据非常直观的现场感受,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作品可提升之处,从而提出点评和建议,比如增加产品元素、根据消费者人群调整色彩和风格、结合品牌其他产品等。另一位评委、第一铅笔相关负责人王凌蓉也发现了学生设计的不成熟之处,但她高度肯定了大家迸发的热情和创意。“曾经使用过老字号产品的孩子们长大了,成为再设计产品的那群人,这是种情怀,也可以切身加入年轻人的口味。”
这样的形式让选手们得到了实实在在、极具针对性的帮助,大家直呼“受益匪浅”。“我不仅非常认真地聆听、记录了每位老师对我作品的指导,还记录了其他选手的创意和闪光点,这启发了我如何改进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 选手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赛事、一场实战,更让彼此互相学习、迸发火花。
据悉,此次中评会后,作品方案征集仍将进行。期待更多创意新生力量投身其中,带着焕新老字号的激情、带着创意满满、活力无限的作品呈现于明年的颁奖盛典。
建联盟话未来 文创青年全面发力
在此次中评会,以及“老字号·新活力”品牌提供的多种青年人与老字号融合的舞台上,文创产品的身影越来越多。这也符合品牌焕新,乃至经济大势:经过多年发展,文化艺术创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了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为了更好地通过各种渠道举荐和培育青年文创人才,向社会各界展示青年创意人才新形象,逐步拓展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对外交流渠道,总结活动中,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文创导师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报社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文化艺术创意青年联盟”。全场瞩目下,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道举、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麒、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李宇皓、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理事长翁联辉共同启动了联盟。
据了解,该联盟旨在为创新加速赛道,搭建展示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为活力青春加分,为文创艺术赋能。联盟将服务高校学生、文创类创业企业在内的众多创业青年,对接融投资、进行老字号品牌战略合作、拓展长三角与一带一路市场。联盟将为优质青年提供优先进入“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机会,并计划为 “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输送优秀人才。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双创青年不仅可以在“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的平台上一展身手,还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更多元的选择中发光发热,贡献青春力量。
设创新加速营 多方对接成果显著
在活动现场,2019年黄浦区“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年度工作回顾视频掀起了现场的又一波高潮。其中,从今年6月正式启动的“老字号创新加速营”作为2019年工作重点,将老字号创新需求与创业者创新能力相互打通,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老字号“求变”和创业者“求新”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黄浦区政府以多元机制、联动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成果,并进一步激活了黄浦区老字号创新氛围。
“老字号创新加速营”从6月份正式在上海黄浦启动,吸引106个优质项目报名,涵盖新零售、新营销、新商业、人工智能、AR/VR等领域,最终筛选39个与老字号创新需求相关的初创企业及小微企业进行加速。经过近5个月的加速,39个项目顺利结业。在结业仪式上,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尹旭峰、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但汉春、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处处长蒙媛为项目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
老字号创新加速营聚焦老字号创新需求,精准对接老字号企业与创新企业的合作,旨在满足老字号“求变”和创业者“求新”的共同愿望,加速老字号创新需求与社会创新资源、创业力量的整合。本期加速营最终成功促成6个老字号合作意向成果,分别为星光摄影器材城就自媒体运营需求(抖音吸粉)和上海宇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星光摄影器材城就智慧星光城(一期)区域性结构内的导航和浙江涵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豫园湖心亭就茶饮开发营销与彼此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恒源祥就品牌推广、市场活动策划与上海磐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恒源祥就恒好百年项目孵化加速服务与一度天使达成合作意向;恒源祥就恒好百年项目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领域与大势创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老字号企业代表与创新企业代表现场签约,为后续落地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路专家集聚 头脑风暴碰撞火花
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处处长蒙媛、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宁及市区各有关部门、老字号企业、本市高校、中职学校、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社会服务机构和创业企业等代表出席了“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交流会。在一度天使创始合伙人曹清的主持下,回顾本期加速营的点滴,各位代表就老字号如何与创新创业更好的结合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三年来,老字号对专项行动计划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创新需求也愈加具体,对创业者的指引导向愈加明确。此外,青年创业者和学生对于老字号也愈加熟悉。加上政策出台、基地成立,都说明‘老字号·新活力’品牌得到了多方认可。”对三年工作做出简单回顾,傅宁进一步提出希望交谈会参与者积极出谋划策,助推项目对接和合作能够长期化、常态化,带给老字号切身利益,助力黄浦就业、产业发展。
“通过接触全新观念,我们梳理了传统运营模式,并且期待社会资源的逐步介入。”“我们市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品牌,不断从品牌、产品、营销模式、商业模式上进行更新迭代。”“在自主准星创新中,我们非常需要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合作,我们也非常愿意提供各种资源。”恒源祥家纺、豫园文化、星摄文化等企业作为“老字号”代表,率先表达了参与创新创业加速营的感受。接下来,宇栈科技和磐滔文化则表示期待与老字号品牌形成紧密、深入、长久的合作。交流会现场还请到了高校老师、创业指导专家成员等。“黄浦区希望创业创业青春力量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又满足符合时代需求、符合青年品味,实现‘守正创新’。”
蒙媛表示,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阶段。在前二者,即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文件的出台和黄浦区双创区域氛围浓郁的条件下,“人和”成为了最为关键的因素。“计划能否实施,关键在于主观意愿,多方是否看到了合作共赢的发展前景。”通过3年来计划的实施,以及当天评选和交流的开展,可以看出老字号品牌的开放、年轻创业企业的积极、青年学子的创意。“所以我非常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积跬步方能行千里,大胆创新才能永攀高峰。本期老字号创新加速营圆满结业,但老字号品牌与创业企业的持续对接还再继续,“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将在新的一年迈出新步伐,助力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