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今起在上海等8城重新上线,记者实际体验:使用需“过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天上午9时起,滴滴顺风车在上海、杭州、宁波、金华、中山、南宁、惠州、石家庄8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试运营期间,首先提供5时至20时,市内(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记者实际体验后发现,重新使用顺风车需过三道安全关。
设信息核验卡根据头像比对人车是否相符
顺风车曾因安全问题被下线,此次重新上线,最受关注的依然是安全保障问题。
记者看到,针对用户反馈中提及较多的希望平台对车主进行信用审核、保障司乘双方平等利益等问题,运营方案重点进行了优化。
根据方案,将联合公安机关对注册车主进行综合背景审查,并引入失信人名单筛查,可公开查询到的失信被执行人将无法注册成为顺风车车主。
在用户准入方面,车主和乘客注册顺风车时均需要提交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车主注册时平台以动态拍摄方式采集驾驶证、行驶证和身份证信息,防止证件造假。
为保证人车一致,顺风车还提出了信息核验卡的功能,司乘双方可以根据核验卡提供的头像(到达上车点前才提供)、车型、乘客人数等信息在上车前进行二次确认,若发现人车不符,用户可直接举报。
秉承司乘平等的原则,原有的“信任值”升级成了“行为分”,根据用户最近收到的评价、投诉等信息进行履约、友好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如果用户不遵守平台合乘规则,导致行为分降低,可能会影响顺风车服务的正常使用。
与网约车一样,顺风车同步迭代了平台110报警、行程分享、紧急联系人、路线偏移提醒、行程录音等功能。保障方面,顺风车将为用户每次行程免费提供最高120万/人保额的驾乘人员意外险,为用户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增设女性安全助手可要求合乘人增加人脸识别
记者今天也尝试使用了一次刚刚上线的顺风车服务,登陆后,需更新APP,更新完成后再进入发现,在乘坐前车主和乘客都需要完成三大安全任务,分别是实名信息认证、安全功能确认和安全知识学习。
进入顺风车页面,记者看到,乘客首先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等实名认证信息,而车主需要提供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及注册车辆的照片。完成实名信息认证后,会进入第二步,安全功能确认,乘客和车主都需要拍摄头像照,拍摄成功后,头像照就附着于乘客或是车主的信息卡片后面。上车前双方可以对照看是否本人。
通过这两个步骤之后,则进入安全教育学习页面。记者看到,乘客安全须知中包括出发前设置紧急联系人、上车前根据合乘人信息对比人车是否一致、行程中分享实时位置给亲友、开启行程录音保护功能等须知。完成学习后,还要通过小测试,共有6道选择题,完成后签订顺风车出行倡议书后才可使用。不过小测试的题目非常简单,不通过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三道安全关卡过后,就可以叫车了。记者尝试呼叫从浦东世博地区前往人民广场的顺风车,价格为21元左右,比打车费用要便宜五六元,但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日上线原因,在等待了15分钟后都没有人接单。
记者还发现,顺风车服务页面中还多了一款女性安全助手的功能,女性用户可以查看合乘方车龄、驾龄、人脸识别时间、行程安全信息等,页面上有轨迹偏移和长时停留的预警,发生这些异常情况时,可以即时预警提示并通知紧急联系人。平台表示,对于女性出行升级了特殊场景保护,比如长距离出行可要求合乘用户增加人脸识别,女性用户须设置紧急联系人,车主侧自动开启行程录音(加密上传平台)。
专家 效果如何还需看实际运营情况
此外,从下线整改到上线“复出”,顺风车花了一年有余的时间。
2015年6月,顺风车上线,帮助私家车主和乘客共享通勤出行。随后推出跨城顺风车服务,将城际共享出行网络覆盖全国。
2018年8月27日,两起安全事件的发生,顺风车主动下线整改。根据出行发布的数据,下线前,顺风车已经覆盖近400个城市。
2019年11月6日,顺风车在出行APP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同时宣布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2019年12月23日起,顺风车在北京、武汉、佛山、南昌和长沙上线。
对于顺风车的重新上线,记者采访了几位乘客,一位女乘客表示,目前还是不太敢乘坐顺风车。“还是叫出租车比较保险。”乘客刘先生则认为,顺风车在价格上的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长距离上,比如从机场到市区,如果有距离限制只能在市区使用的话,可能会降低使用优势。也有乘客认为,目前顺风车业务只在白天试点,又加强了安全措施,在安全上还是比较有保障的,价格相对便宜的情况下,会考虑重新尝试。“重新上线后实际效果如何,还是需要运营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得出。”市政协委员游闽健则对此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